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岩山

四岩山

①在今四川资中县城周围。由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岩组成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3资州:东岩“距州城三里”;西岩“在城西六里”;南岩“去盘石县五里”;北岩“去郡城半里,等慈寺之东”。龙重山属于四岩山之列,故亦称四岩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资县:重龙山“一名四岩山。东岩在城东三里;西岩在城西六里, 皆奇胜。其北岩又有泉,曰君子泉”。

②指简州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岩之合称。在今四川简阳市城四周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东山“在大江之外,当州治之左”。南岩“在阳安县南孝廉坊旁,南山为报恩寺、光孝禅寺,前敞飞阁,尽览江山之胜”。北岩“在州之北,岩院后有岩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简州“石鼓山”条下:“州城四面有四岩山。东西两岩去城五里,南岩去城一里,北岩去城二里,为附郭之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里州

    元初置,属八番罗甸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。寻废。

  • 针路国

    故地或以为在今天缅甸南部之丹老附近,或以为今印度洋中之马尔代夫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针路“自马军山水路, 由麻来墳至此地”。

  • 宣曲观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晋洛阳故城内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79引华延雋 《洛阳记》 云: 洛阳宫中有宣曲等观。魏、晋时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观,此其一。

  • 通西砦

    北宋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八十里。金初升为通西县。

  • 仓口

    ①在今河北成安县西南五十里,与临漳县接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“马隧等诸军屯于漳滨,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,诸军不得度。隧以铁锁连车数百,实以土囊,塞其下流,水浅,诸军涉度。时

  • 白鹅潭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珠江三叉口白鹅潭,为水路交通要道。清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卷4:白鹅潭“珠江上游二里,有白鹅潭。水大而深,每大风雨,有白鹅浮出。故名。相传明黄萧养作乱,船经此潭, 白鹅为之先导”。

  • 永顺厅

    清雍正四年(1726)置,属辰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七年(1729)改设永顺县。

  • 高原陵

    西晋宣帝司马懿陵。在今河南偃市北邙首阳山上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 三国魏嘉平三年 (251),葬于河阴,“于首阳山为土藏。……武帝受禅,上尊号曰宣皇帝,陵曰高原,庙称高祖”。

  • 大福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左屯卫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英守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左屯卫“大兴堡”条下:“大福堡在大兴堡东北,又东为锦昌堡。”

  • 中东铁路

    又名东清铁路、东省铁路。是俄国通过《中俄密约》在我国领土上修筑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动工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中东路干线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,长1481公里;南满支线从哈尔滨经长春、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