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土默特部

土默特部

(1)归化城土默特,又称西土默特。本明中叶蒙古达延汗所置右翼三万户之一的蒙郭勒津万户(汉籍称为“满官嗔”),嘉靖初为俺答所并,遂以俺答统部之名称为土默特万户;有十二鄂拓克,故又称十二土默特,大部分由俺答子弟领有。地在“大同边外,大青山、昭君墓、丰州滩”等处(明萧大亨《北虏风俗》),东至宣府边外,西至黄河。俺答驻丰州滩,建城,后受明封为顺义王,其城赐名归化。崇德元年(1636),分编为归化城土默特左、右翼二旗,俱驻归化城。(2)东土默特,二部。其一出于土默特万户,俺答子辛爱黄台吉扩展势力至蓟镇边外兀良哈三卫地,万历中,其子赶兔随母(朵颜卫首领之女)居满套儿地(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潮河上游), 自为一部。明末,赶兔子温布(鄂木布楚琥尔)为林丹汗所逼,移牧广宁边外大凌河一带,归附后金,天聪九年(1635)授札萨克,编为土默特右翼旗。其地跨大凌河中游,札萨克驻大华山,即今辽宁朝阳东偏北一百里老贝子府,隶卓索图盟。其一本兀良哈朵颜卫一部落,役属于土默特万户。明末,其首领善巴等与温布同归附后金,天聪九年授札萨克,编为土默特左翼旗。其地在右翼东,今辽宁阜新市境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泥塘

   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七十八里白泥塘乡。清为平远州(治今织金县)至水城厅古驿道塘铺。产高岭土, 俗称白泥,故名。1932年设白泥塘镇。1936年废。

  • 松坎河

   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綦江上游松坎河。以流经贵州桐梓县松坎得名。《清一统志 ·重庆府一》:南江 “在綦江县东,自贵州遵义府桐梓县流入。……《府志》: 綦江有三源……一自桐梓县松坎,流五十里; 又自仁怀县李汉

  • 东阳滩

   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,巴志》:朐忍县“水道有东阳,下瞿数滩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东阳滩,江上有破石,故亦通谓之破石滩,苟延光设处也。”咸丰《云阳县志》称县东三十里有东

  • 多勒建国

    一作咀剌建国。国都在低宝那城(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流域)。唐置昆墟州都督府于此。

  • 呼兰县

    1913年降呼兰府置,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。以呼兰河而得名。《满洲源流考》 卷18: “呼兰,满州语烟洞也。” 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旧县名。1913年改呼兰府置,治今黑龙江省哈

  • 冠头岭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廉州府: 冠头岭 “在府城南八十里。形势穹窿,山石皆黑如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廉州府: 冠头岭 “亦曰冠山。自此涉海,北风顺利,一二日可抵交之海东府”。

  • 河口驿

    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金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盐井卫 “盐井驿” 条: “东百里为平川驿,平川递运所亦置于此。又东六十里为河口驿,有河口递运所。《志》 云: 驿西去打冲河三里,以在打冲河口而名。”

  • 爰娄

    即袁娄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。《左传》作“爰娄”。古邑名。又作袁娄,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,“晋师及齐国佐盟于爰娄,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”,即此。

  • 东新蔡县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北。北周为淮南郡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河坊口关

    明置,为明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怀柔县: 河坊口关“在县东北,幵连口东第二关口也。口外为连云栈,又北为沙岭儿,隘窄不能容马,防守较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