坝洒
又作八洒。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二里坝洒农场场部驻地。清乾隆时设坝洒汛。壮语“坝”为口子或河谷,“洒”为簸箕形,意即簸箕形的河谷地带。
又作八洒。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二里坝洒农场场部驻地。清乾隆时设坝洒汛。壮语“坝”为口子或河谷,“洒”为簸箕形,意即簸箕形的河谷地带。
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五十里,接凤县界。《寰宇记》 卷134凤州梁泉县: “紫柏坂龙女山在县东八十七里。《周地图记》 云,其山两头高,状如龙形,故以为名。山多紫柏,故 《华阳国志》 云,梁泉县东北八十里有
即玛枯雅尔。在今新疆墨玉县西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4和阗县:玛库雅在“城西北九十里”。
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、陕西神木县西北之㹀牛河, 为窟野河支流。 《宋史·党项传》:雍熙二年 (985),麟州三族砦羌酋长折御乜降,“愿改图自效,为国讨贼,遂与部下兵入浊轮川……李继迁
明洪武十二年 (1379) 置,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六十里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废。
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旧属天河县,明置土巡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南江阴镇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移南日巡司于此,改名江口巡司。
即张城。在今河北邢台市东。西汉为张县治。《元和志》 卷15任县: 张城 “一名渚阳城,在县西南二十七里。汉张县也”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 晋将王浚遣督护王昌及鲜卑段就六眷等部众五万余以讨勒,“就六眷屯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庄浪千户所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8年改为永登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庄浪所置,治今甘肃省永登县。属凉州府。1928年改永登
即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江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琼山县图:东南有三江市。
①简称王府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5)色旺敖力布建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(乌兰花镇)北查干补力格苏木。清为四子部落旗驻地。1952年迁驻乌兰花镇。②又作喀喇沁王府。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南四十里王爷府镇。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