坭陂墟
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南二十里兴宁江右岸泥陂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兴宁县图: 县东南有坭陂墟。
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南二十里兴宁江右岸泥陂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兴宁县图: 县东南有坭陂墟。
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南德新乡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珲春城:“正西迤南,距城二百一十里八道河子屯。”天图铁路经此。
在今江西吉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九里岭隘“在府西七十里。山长九里,因名。其地平旷,近时常为营垒处”。
亦名寒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县西。《春秋》:定公九年(前501),“秋,齐侯、卫侯次于五氏”。《左传》:定公十年(前500),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。杜注:“午,邯郸大夫,寒氏即五氏。”古邑名。又
①在今安徽青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石龙山“在县东四十五里,蜿蜒如龙”。②在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西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石龙山在“县治西。蜿蜒如龙”。③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十里,接武
辽太祖耶律億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长霸县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古城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祖州: “以高祖昭烈皇帝、曾祖庄敬皇帝、祖考简献皇帝、皇考宣简皇帝所生之地,故名。” 辖二县一城,相当今内
即骨咄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思助建城 (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)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珂咄罗国 “东西千余里,南北千余里。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”。
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怀安卫:水沟口山“两山巍峙百余丈,下有水沟口河,因名”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槎水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丰城县: 槎溪 “在县南八十里。源出猴峰山,西折经黄金桥入文江,过黄沙,历乌石冈,随地筑堰三十余所,利灌溉。晋范太守宁得灵槎于白石墓,故以名溪”。
古国名。即满加剌国。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。在新加坡未开埠前,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埠,海舶往返东西洋,经马来半岛,必于此停泊。郑和下西洋,亦以此为根据地,设立官厂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4有专条记述
夏至战国的诸侯国。商、周甲骨、金文作曾,古文献作缯或鄫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 “禹为姒姓,其后分封, 用国为姓, 故有……氏、 缯氏。” 商时为方国。甲骨 卜辞有 “王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