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市
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北六十六里塔市驿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集镇名。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。属美兰镇。人口420。因附近原有一座11层石塔,为明朝胡道台所建,1967年被毁。以塔得名。有市办盐场、水泥厂、海马和珍珠养殖场、渔网加工厂等,北面海滩是战略要地。1950年4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先锋营最先在此登陆成功。有公路接琼文公路。
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北六十六里塔市驿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集镇名。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。属美兰镇。人口420。因附近原有一座11层石塔,为明朝胡道台所建,1967年被毁。以塔得名。有市办盐场、水泥厂、海马和珍珠养殖场、渔网加工厂等,北面海滩是战略要地。1950年4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先锋营最先在此登陆成功。有公路接琼文公路。
城名。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颍川郡定陵县:“有东不羹。”《水经·滍水注》:滍水“东径东不羹亭南, 亭北背汝水”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麓东林寺西,与东林寺相对。东晋太元中僧慧永建,隋开皇中修。唐宋尤盛,元时毁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复建。现仅存一栋殿宇及寺侧建于唐开元年间的西林塔。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西
在今湖南泸溪县西 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 卢溪县: 思门山“二峰对峙,峭壁如门,最为险峻”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东南长岐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化州有长岐圩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长岐在“州南四十里”。
元置,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四十里太平街。元置,即今湖南省汨罗市东北大荆。明废。
战国初为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秦昭王四年 (前303),“取蒲坂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蒲阪、蒲反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相传虞舜都此。春秋属晋。战国属魏。
又称佛子山。俗称佛山。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六泉村。主峰海拔1884米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佛子山“在陵川县东北四十里。太行绝顶。淅水出焉。上有灵云寺”。
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老城。《国语·周语》:周景王“田于巩”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六年(前516),“晋师克巩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乃封其少子于巩,以奉王,号东周惠公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时属周。战国
北宋置,属南丹州。在今广西南丹县北。大观四年 (1110) 移于废孚州及归仁县 (今南丹县西南),属观州。政和七年 (1117) 仍移靖南砦于旧址,宣和三年 (1121) 复废孚州及归仁县置靖南砦。南
清置,属榆次县。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八里源涡村。清时商业繁盛。古镇名。在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。清为大聚落,是商旅止宿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