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豆洲
即胡逗洲。本长江口沙洲,相当今江苏南通、通州市一带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 侯景败走,“乃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,推堕二子于水,自滬渎入海。至壶豆洲,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”。即此。
即胡逗洲。本长江口沙洲,相当今江苏南通、通州市一带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 侯景败走,“乃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,推堕二子于水,自滬渎入海。至壶豆洲,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”。即此。
即古尤水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姑尤以西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“姑尤水”条谓“尤即小沽河”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 “沽河”条下:“自掖县(今莱州市)马鞍山南流,至平度州(今平度市)东七十七里名小沽
即古杜管。在今河南卢氏县北四十二里杜关镇。清光绪《卢氏县志》卷2:杜关在“县北,南北险路。即古杜管”。
1944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安新县析置,治所在安州镇(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)。以白洋淀为名。1946年2月并入安新县。旧县名。冀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由河北省安新县新安地区及白洋淀一带析置。1
在今福建厦门市西南海沧镇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安边馆“在海澄县东北二十里海沧澳。明嘉靖九年置,委通判驻守。四十三年,寇吴平巢于此,都督戚继光讨逐之,及县置守而罢。馆毁于贼。崇祯中更筑,名曰观化堂”。
亦作挑河头。即今河北廊坊市南五十二里调和头乡。清乾隆 《东安县志》 卷2乡镇市集: 挑河头 “在县西南二十五里”。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东安县图: 南有调河头镇。
唐置,属羁縻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亦名大洪山。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4祁门县《山阜》:大共山“在县北五十里。高六十仞。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大共山“大共水出焉。山下旧有大共镇,元置。今废”
在今湖南岳阳县 (荣家湾) 北。源出平江县北境,西流入洞庭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巴陵县: 新墙河在 “府南六十里。发源相思山,自灌口注于洞庭湖”。古称微水。在湖南省东北部。源出幕阜山西麓,西南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①金置,属寿光县。即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三十五里广陵乡。②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四十里曲霞镇。清光绪《通州直隶州志》卷1泰兴县:东南“四十里曰路庄,曰广陵镇”。在江苏省泰兴市南部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5.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