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夏店镇

夏店镇

①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南夏店镇。《清一统志 ·潞安府》 “东周镇” 条下: 夏店镇 “在县西三十里”。

②即今山东昌邑市东北二十里夏店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昌邑县有 “夏店马驿”。《清一统志 ·莱州府二》: 夏店马驿 “明初设,隆庆中裁”。


(1)在山西省襄垣县中南部。面积161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店,人口2800。以店名村。1949年属襄垣七区,1950年属三区。1954年建夏店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0年南邯乡、九庄乡并入。浊漳河西源流经本镇。产玉米、谷子、小麦等。盛产番茄、白菜、葡萄。有煤矿、焦化、化工、造纸等厂。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道,太焦铁路、208国道经此。(2)在安徽省霍邱县南部、众夏分干渠北。面积85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店,人口 4050。 因夏姓最早在此开店建集得名。1950年建夏店乡,1958年成立冲锋公社,1983年复改夏店乡。1992年砖洪乡并入。2000年设镇。为县粮食产区之一。长花、夏固公路经此,有公路通长集接霍叶公路。(3)在山东省昌邑市中北部、潍河东岸。面积118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店,人口2000。元代立村,因村临古道,夏姓在此开店,故名。1950年属昌邑县第四区、第七区,1955年属东冢区、夏店区。1958年为红星、先进公社,后为东冢、夏店公社。1983年为夏店乡、下营镇、东冢乡,2001年下营镇、东冢乡、夏店乡合并设立夏店镇。潍河、蒲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,盛产蔬菜、西瓜。产鲈鱼、卫鱼、黄姑鱼、子蟹、文蛤、毛虾等水产品,有海水养殖和盐业生产。有橡胶、砖瓦、服装、地毯、冷藏、水产品加工等厂。下小公路经此。设下营渔港和商港,为海上运输重要口岸。1939年秋中共昌潍中心县委在境内成立。(4)在湖北省大悟县南部。面积97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店,人口2390。以夏姓居多而名。1949年为礼山县五区。1955年为大悟县夏店乡。1957年属新城区。1958年属七一公社,1960年属新城区。1975年设夏店公社,1987年改置镇。地处大别山丘陵区。主产稻、小麦等,盛产花生、茶叶、油桐、木梓。有铸造、粮食加工、水泥预制、砂轮、机修等厂。宋长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定河

    在今湖北郧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神定河 “在郧县东南二十里。源出县南六十里十堰店 (今十堰市),北流入汉”。

  • 邵上郡

    北魏皇兴四年(470)置,属东雍州。治所在白水县(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西部等地。太和中废。

  • 闹阳坪

    即云路沟。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。清嘉庆四年 (1799) 参将李正勇御白莲教徒死于此。

  • 移支国

    东汉时西域国名。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移支国居蒲类地。户千余,口三千余,胜兵千余人。”

  • 计峒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即今广西靖西县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归顺州故城“旧治在今州南十里。明弘治间筑。本朝初,移治计甲,即故计洞也”。

  • 夥尔扎麻苏他尔

   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查吾拉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 · 外番》。

  • 临虑

    战国韩邑。即今河南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 秦地 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,后属秦。即今河南省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秦地东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,即此。西汉置隆虑县。

  • 香达

    即今青海囊谦县驻地。1933年于此置囊谦县。“香达”,藏语意为 “沟口朝东”。

  • 梅园

    ①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浒山上。以园内遍植梅树,故名。民国初为荣氏别墅。依山面湖,风景绝佳。②在今湖南长沙市东。宋张栻有 《梅园分韵得林字》 诗。在江苏省无锡市区西南浒山上。1912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利

  • 奈何桥

    一作渿河桥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一里渿河上。顾炎武 《山东考古录》 “辨渿河” 条: “岳之西南,有水出谷中,为西溪。自大峪口至州城之西,而南流入于泮,曰渿河。其水在高里山之左,有桥跨之曰渿河桥。世传人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