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朗村
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大朗镇。清光绪重修《东莞县志》卷21“墟市”有大蓢市。
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大朗镇。清光绪重修《东莞县志》卷21“墟市”有大蓢市。
在今河北临城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临城县 “龙尾冈” 条下载: “县城北有董冈。《志》 云: 冈东接尧峰,西临泜水,环抱奇胜。尧峰在县东南二里,峰峦颇秀美。”
即今山东栖霞市东铁口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《舆图志》: 栖霞县东有铁口集。
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北厅》 引 《云南通志》: 桑园河 “自蒙番来,名五浪河,会走马河、西卜河、西番河、站河、大松河、清水河,入金沙江”。
战国秦邑,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。《史记·甘茂传》 苏代谓向寿曰:“今公与楚解口地,封小令尹以杜阳。”即此。西汉改置杜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。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:苏代谓向寿
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 裴注引《曹瞒传》:“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,在故市、乌巢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渎又东,径酸枣县之乌巢泽,泽北有故市亭。”在今河南省封丘县西。东汉建安五年(
即今贵州黔西县西南二十四里金碧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·关隘》 “果勇底砦”条下:“其东十余里为沙窝等寨,皆险奥可凭,为西北境要害处。”民国初置金沙镇,后与白碧乡合并,改名金碧。
周时为秦汧邑,襄公二年(前776)建都于此。春秋时秦宁公二年(前714)徙都平阳后置为县,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。秦属内史。汉属右扶风。西晋属扶风郡。北魏改名汧阴县。古县名。秦置(一说西汉置),治今
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六盘山东麓和尚铺。清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3固原直隶州图: 南有和尚铺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九章群礁之北,景宏岛东北6.5海里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康华里礁。1983年改名康乐礁。
即历阳湖。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。唐刘禹锡《和州刺史厅壁记》称:“镇曰梁山,浸曰历湖。”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历阳县有历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