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河桥

大河桥

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川河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大河桥“在府东二里,跨大河上。上覆瓦屋四十九楹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安城

    清光绪八年(1882)置,设总管专管鄂伦春人,属黑龙江将军。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兴东村。二十年(1894)废。

  • 真武庙

    又名涂山寺。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岸区涂山(俗名真武山) 上。为重庆著名寺庙。因寺有真武殿,故俗称真武宫。建于唐以前。洪良品 《东归录》 载:“上已与吴玉峰茂才乘肩舆循山左迤行十余里,至真武山。山左有真武宫

  • 平夷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平夷所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西郊旧城山。明杨慎《滇程记》:“自贵州普安州亦资孔驿七十里而达平夷,自此西望,山平川豁,因以为名。”为贵州西入云南的冲要。弘治七年(

  • 洞岩山

    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六洞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 洞岩山在 “县东二十里。一名灵洞山。高百余丈,灵洞凡六,而著者三”。今为游览风景区。

  • 长江隘

    即今广东仁化县东北长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仁化县“风门凹隘”条:“长江隘在县北七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长江隘“在仁化县东北九十里扶溪乡。界连江西、湖南。山川盘结,黎民稠集。旧有墟曰维贤坊。

  • 神都

    唐武则天改东都洛阳置。即今河南洛阳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宅元年 (684),“改东都为神都,宫名太初”。神龙元年 (705),复称东都。唐光宅元年(684年)武则天定都洛阳,改旧号东都为神都,即今河

  • 弗思木卫

    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 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桦川市东北古城。后废。

  • 文城郡

    ①北齐改襄城郡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武阳县(今河南西平县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大业初置,治所在吉昌县(今山西吉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、乡宁等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汾州,五年(622)改为南汾州

  • 赐儿山

    即云泉山。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三里。山之东麓有云泉寺,俗传可祈神求子,故名赐儿。今为旅游胜地。

  • 鲜原

   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,接泾阳县界。文王曾居之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 “度其鲜原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