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泥
古国名。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。当横断马来半岛路线要冲。明代中期后载籍常将大泥误为勃泥、浡泥。 《海语》译作佛打泥,《海录》译作太呢。
古国名。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。当横断马来半岛路线要冲。明代中期后载籍常将大泥误为勃泥、浡泥。 《海语》译作佛打泥,《海录》译作太呢。
元置,即今陕西凤县(双石铺)东南三叉。明改为驿。
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永平县:花桥山,“《志》云,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上有铁矿”。
金置,属秀容县。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四十五里冶子岭附近。
唐方镇名。至德元年(756)置兴平节度使,永泰初改为凤翔节度使。治所在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领岐、陇、金、商、秦五州,相当今甘肃秦安县以东,陕西凤翔、陇县以至商县、安康等县市地。金废。唐、五代方镇名
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六十里桥圩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贵县图: 东南有桥墟。民国 《贵县志》 卷1: 桥墟 “今桥头乡南岸,最著名墟市,为四大墟之一”。
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博木博果尔一带。
①明置,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大竹县:龙溪驿“在县东。嘉靖三十六年增置。自蓬州改属”。道光《大竹县志》卷13:古龙溪驿“即新宁馆。在县东北七十里”。②明置,在今四川蓬安县西五里锦屏镇。
即今福建闽江上源金溪。《元和志》 卷29建州将乐县: “将乐溪水,源出百丈岭,东北流经县界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00南剑州将乐县: “将溪源从县西南屈曲数百里,合诸山水入邑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 延平
辽建,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北之辉发城镇附近。《辽史·康默记传》:“已下城邑多叛,默记与阿古只平之。既破回跋城,归营太祖陵。”在今吉林省辉南县东北辉发城屯。
一名金乡埠。北宋置,属汝阳县。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。(1)在浙江省苍南县东部。面积43.6平方千米。人口7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金乡,人口3.6万。古为军事要地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