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洲溪
即今福建永定县南永定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永定县:大洲溪“在县南。源出龙岩县界之大池,西南流入境,过县治西,折而南,入广东大埔县界,为小靖溪”。入韩江。
即今福建永定县南永定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永定县:大洲溪“在县南。源出龙岩县界之大池,西南流入境,过县治西,折而南,入广东大埔县界,为小靖溪”。入韩江。
即今河北枣强县南大营镇。明嘉靖《冀州志》卷3枣强县:大营集“在县南四十里”。
元大德元年 (1297) 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福州路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至正十六年 (1356)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。元大德元年(1297年)改泉州行中书省置,治福州路(治今福建福州
宋代名注辇国。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。《元史·外国传三》:“海外诸蕃国,惟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,而俱蓝又为马八儿后障, 自泉州至其国约十万里。……(至元间)占城、马八儿国俱奉表称藩。”《明史·
在今四川平武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龙安府平武县: 溪子驿 “在府西”。
即和义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。一说在自贡市东北何家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威远县:义和废县“在县东南百里”。义和为和义之讹。
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(大阁镇)西南四十里。北魏曾于此筑城。
在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三十里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3: 蛇窝泊 “有三源: 一出钜齿山西南经跳鱼台转黄条,一出玉皇顶转初家疃经河崖村,一出唐山后经朱留村,总会于蛇窝泊,入莱阳五龙泊”。
①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安福县: 武功山 “在县西。根盘八百余里,高三十余里。中夜登岭可望日出。上有葛仙坛,瓦皆用铁。旁有石塔,时见火焰,若金灯。相传昔有武氏夫妇远来修炼,夫止卢
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十二里西方岭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获鹿县:方岭寨“在西屏山麓。元末居民设砦于此,据险自保处”。
即内蒙古昭乌达盟扎鲁特右翼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