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铺
①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大石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合州:大石铺“在州北五十里”。
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大石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蓬溪县:大石铺“在县西四十里”。
①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大石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合州:大石铺“在州北五十里”。
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大石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蓬溪县:大石铺“在县西四十里”。
在今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、大连市金州区以南地区,伸入渤海、黄海间。因有旅顺、大连二港而得名。与山东半岛隔渤海海峡对峙。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市金州区以南地区。以有旅顺、大连两港得名。突出于黄海、渤海间,
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辉特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哈萨格图吉尔戛兰。
在今印度纳加帕蒂南西北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土塔“居八丹之平原,木石围绕,有土砖甃塔,高数丈。汉字书云:‘咸淳三年八月毕之,传闻中国之人其年彼,为书于石以刻之。至今不
在今山西古交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,“北汉葬神武帝于交城北山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交城山“《志》云,古交城治此”。
隋开皇十年(590)改广德县置,属连州。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仁寿元年(601)改名连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改广德县置,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仁寿元年(601年)改
唐方镇名。为河北三镇之一。宝应元年(762)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,遂统称卢龙节度使。治所在幽州(今北京城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怀来、永清县及北京市房山区以东与长城以南地区。其后为李怀山、朱希彩、朱
1933年12月福建人民政府(即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)改龙漳省置,省会在龙溪县(今福建漳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漳浦、长泰、漳平、龙岩、宁化、明溪等市县以南地。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废。
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三十里田马乡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寿光县东南有田马集。
在今湖北公安县北长江边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又东合油口,又东径公安县北。……故侧江有大城,相承云仓储城,即邸阁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公安县“吕蒙城”条下:“县东北有仓城,今为江水所经,其城址名为
在今山东长清县南四十里。《金史·宣宗纪》: 兴定四年 (1220),“八月戊午朔,严实、成江、王赟据济南,山东招抚高居实遣人招严实于青崖砦,获其款以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长清县: 青崖山 “冈峦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