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谷龙长官司
元末置,明属龙里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大谷龙。清改属龙里县。
元末置,明属龙里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大谷龙。清改属龙里县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崇安县:长平驿“在县治南。水驿也。元置崇安驿,明初改今名。崇安递运所亦置于此”。
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沙枣园村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 “巴颜布喇”条下:沙枣城“在(敦煌)县西南三十里,通锡尔哈勒津当城之要路”。
元置,在今广东遂溪县西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,在今广东省遂溪县西。明初置为驿。后废。
①俗称祁连池。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五十里管涔山上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,池在山原之上,世谓之天池,方里余,澄淳镜净,潭而不流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八年(576
在今江西吉安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瑞华山 “在府城北五里。上有瑞华观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瑞华山 “在庐陵县北五里。俯瞰大江,相接者为真君山,上祀许旌阳,因名。西南为云腾岭,蜿蜒
又名石斛山。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蒙化直隶厅》 引《旧府志》: “山顶有石,状若棋盘。有黑白石子,布列于上,樵牧者乱之,明日复如故。”
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大树垭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东三十里,驻外委”。
在今陕西彬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新平县:“北魏于今县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置白土县。”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蓼水出襄山蓼谷。” 当时于此谷筑坞,因名蓼坞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同三年 (537) 十二月,“魏行台杨白驹与东魏阳州刺史段粲战于蓼坞”。即此。在
北周天和年间改同昌郡置,为覃州治。治所在通轨县 (今四川黑水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