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龙兴寺

大龙兴寺

简称龙兴寺。在今安徽凤阳县北。为明洪武十六年(1383)在离於皇旧寺(皇觉寺)十五里之中都城内盛家山重建的佛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隐形山

    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灵台县: 隐形山 “以地形深奥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: 隐形山 “孤峰特起,苍松古柏,连抱参天。麓有泉,味甘馨,名曰香水”。

  • 东宁州

    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齐熙郡齐熙县(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融水、融安、罗城等县地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融州。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齐熙县(今广西融水县)。辖境约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

  • 文殊院

    又名妙圆塔院、信相寺、空林寺。相传建于南朝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北文殊院街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文殊院“在成都县西北,即妙圆塔院”。今寺为清康熙三十年(1691)重建。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三大士殿

  • 巴中特别市

   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巴中县城区析置,曾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驻地。治巴中城(今四川巴中市)。1935年3月废。旧市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析巴中县城区置。治巴中城(今四川巴中市巴州镇)。曾为川

  • 郭家滩

    一名郭滩镇。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郭滩镇。清康熙 《南阳府志》 卷2 《集镇》: “郭家滩,(唐) 县西南六十里。”

  • 迎恩寺

    俗名东大寺。创建于明天启四年(1624)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(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)。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。取名“迎恩”,是富王借庇于佛,称其母“心之善可因也;心可因,故恩

  • 湄陂

    又名眉陂。即湄湖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,与淮南市交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颍州下蔡县:“东北八十里有湄陂,皆隋末废,唐复之,溉田数百顷。”

  • 凡城县

    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共州。治所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。四年(621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析共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。属共州。四年废。

  • 哈玛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之哈蟆河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牡丹江 “又东过宁古塔城南,有哈玛河自南来注之。河出城南老松岭,两源岐发,曰二道河,曰三道河,合西北流,折而北,庙儿岭水自西来注之,又北受

  • 利民堡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五十五里利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:利民堡,“(明)弘治二年筑,嘉靖二十七年、万历四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。东去朔州六十里,北至老营堡九十里,备兵使者驻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