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俾县
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地区或宁夏南境。东汉废。
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地区或宁夏南境。东汉废。
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,属四川东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大竹河(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)。1935年初迁治洪口(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)。旋
即今河北衡水市西南三十四里巨鹿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衡水县图:西南有巨鹿镇。
在今四川广安县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二》:至喜桥“相传宋欧阳修自吴入蜀,喜险路至此始平,因名”。
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3渭南县: 明光原 “亦曰新丰原。后魏置南新丰县于原西偏。隋开皇中,以原上乏水,移县于今治”。
元至元中改袁州置,治所在宜春县 (今江西宜春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、萍乡二市及分宜、万载县地。至正二十年 (1360) 朱元璋改为袁州府。元至元中升袁州为路,治宜春县(今江西宜春市)。属江西行省。辖
亦作白禅县。东魏置,属临涣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。北齐属谯郡。隋大业初废。
当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。明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,成祖朱棣亲征鞑靼本雅失里至斡难河(今蒙古国克鲁伦河),其大元帅阿鲁台东奔,“遂止次飞云壑”。
北宋置,在今湖南桃源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常德府:“元丰三年,废白砖、黄石二砦。”
又称便门、平门。汉长安城南面西头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马家寨南二里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,北对未央宫,一曰便门,即平门也。……王莽更名曰信平门诚正亭。”
明正统元年 (1436) 设巡抚宣府、大同,景泰二年 (1451) 另设大同巡抚,后时并时分。成化十四年 (1478) 始定设巡抚宣府地方,驻宣府镇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北直隶延庆、保安两州及万全都司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