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庆府

安庆府

南宋庆元元年(1195)升安庆军置,治所在怀宁县(今安徽潜山县)。端平三年(1236)移治罗刹洲(今贵池市西六十里)。景定元年(1260)移治宜城(今安庆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北,枞阳、桐城、岳西以南地区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安庆路。明洪武初改为宁江府,六年(1373)复为安庆府,直隶南京。清为安徽省治。1913年废。


南宋庆元元年(1195年)升安庆军置,治怀宁县(今安徽潜山县),景定元年(1260年)移治今安庆市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岳西、桐城两县市以南,枞阳县以西,长江以北地区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路。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为宁江府,次年复为安庆府。清为安徽省治。1912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 (禦) 夷镇

    北魏太和中置,与沃野、怀朔等为北魏六军事重镇之一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之东。《水经· 沽水注》: “大谷水又南径独石西,又南径御夷镇城西。魏太和中置,以捍北狄也。”

  • 荔蒲县

    即荔浦县。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荔蒲县”。

  • 沅江

    又称沅水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。”在湖南省西部。上游称清水江。源出贵州省东南云雾山,东北流入湖南省,至洪江市黔城镇以下始名沅江。继续东北流,到汉寿县入洞庭湖。长 1033 千米,流

  • 大寒山

   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之大达坂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大通县“北:大寒”。民国《大通志》第一部:大寒山“去县城北四十五里,居浩亹河之南,壁立千仞, 自西至东,横亘二百余里,划

  • 句漏县

    即苟屚县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。《宋书·州郡》:交趾太守有“句漏令,汉旧县”。

  • 广雅滩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,位于南薇滩西北约64海里。西北至东南长26公里,宽13公里。各处水深度不等,有数处礁斑水深在15—19米之间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比邻无畏滩。1947年改名广雅滩。

  • 邹平县

    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旧口。西晋永嘉后省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复置,属齐州。大业初属齐郡。唐属淄州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移治济阳城(今邹平县北孙镇),金移治今邹平县。元属济南路

  • 飞猿水

   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新城县:飞猿水“在县东飞猿岭下,亦曰飞猿港。合杉岭以西诸山溪水流经此, 又西合众流,过县北入南城县界,过蓝田镇, 至峭石合于黎川”。

  • 大城关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:大城关在“县北九十里,接河南罗山县界。宋开庆初,蒙古忽必烈入大城关,宋戍军皆溃,即此”。

  • 五领

    即五岭。今湘、赣和粤、桂等省区边境之越城、都庞、萌渚、骑田、大庾五岭的总称。《后汉书·吴祐传》:父恢为南海太守,欲杀青简以写经书,祐谏曰:“今大人越五领。”李贤注:“领者,西自衡山之南,东至于海,一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