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远河
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宁远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7引《元和志》谓之宁远水。《明一统志》谓之大河水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安远水“在崖州(治今崖城镇)北……《旧志》:大河水在州北三里,流至城北分流,一由城东绕近南门,至州西南十五里保平港入海;一由城北绕至城西三里,曰抱漾水,又西二里至蕃坊港,合流入海”。
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宁远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7引《元和志》谓之宁远水。《明一统志》谓之大河水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安远水“在崖州(治今崖城镇)北……《旧志》:大河水在州北三里,流至城北分流,一由城东绕近南门,至州西南十五里保平港入海;一由城北绕至城西三里,曰抱漾水,又西二里至蕃坊港,合流入海”。
清置,属仁怀县。即今贵州习水县东北温水镇。有遵义府经历驻扎。1914年设温水分县。1915年于此设鳛水县。不久鳛水县徙治今赤水市东官渡镇。1932年于此设温水镇。
1914年由郁江道改置,属广西省。治苍梧县(今广西梧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武宣、贵港、玉林、博白以东,桂平、平南、藤县、贺县南部(信都)以南地区及广东省怀集县地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郁江道改
又作奚官。明于元奚关总管府地置,在今吉林珲春市西高丽城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 “奚官” 站。
亦名赤壁山。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金口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江夏县:赤壁山在“城东(按,应为西)南九十里。一作赤圻,亦曰赤矶。俗以为周瑜破曹操处,误也”。
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1密州辅唐县: 浯水堰 “《三齐记》 曰: ‘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,灌田数万顷’。今尚有余堰,而稻田畦畛存焉”。
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析牂柯郡西南部、益州郡南部置,属降都督。治所在宛温县(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南部通海、华宁、弥勒、丘北、罗平等县以南地区,广西西部及贵
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“关口山”条下:冷度山“在县东南九十里。有五峰,森耸相接者曰盘山,其东与千秋岭相望”。
金置,属兰州阿干县。在今甘肃兰州市或皋兰县境内。
在今湖北襄阳县与南漳县之间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襄阳府义清县有柤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21南漳县: 柤山 “在县东北一百八里。吴将朱然、诸葛瑾从柤中乘山险道北出,柤中去襄阳城一百八十里。按此是地名,非山,
在今湖南宜章县东南一百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郴州二》: 容家峒 “在宜章县东南。……皆瑶峒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