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宣城县

宣城县

①西汉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南陵县东三十里青弋江西岸弋江镇,隔江接宣州市界。东汉省。汉末复置。《三国志· 吴志· 太史慈传》:建安初,“ (孙) 策已平定宣城以东,惟泾以西六县未服”。又 《蒋钦传》: “初,钦屯宣城,尝讨豫章贼。” 皆指此。西晋属宣城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废。

②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宛陵县置,为宣州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。以旧郡为名。南宋为宁国府治。元为宁国路治。明为宁国府治。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1987年改设宣州市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弋江镇。属丹阳郡。东汉废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复置。隋废。(2)古旧县名。隋大业初改宛陵县置,治今安徽省宣城市区。为宣州治。南宋为宁国府治。元为宁国路治。明、清为宁国府治。1949年析宣城县城设宣城市,1950年仍并入宣城县。1987年撤销,改设宣州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甸长官司

    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镇康路。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改施甸长官司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置,治今云南省施甸县。属大理路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改名施甸

  • 安昌市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安昌镇。乾隆《绍兴府志》卷7《市》引《万历志》:安昌市“在府城西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高兴集

   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高集乡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 “莹桂集” 条下: 高兴集 “在县西三十里”。

  • 钱家桥镇

    ①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南二十里钱桥镇。清光绪 《奉贤县志》 卷1: 钱家桥 “东近海塘。唐氏聚族居此成市”。②即今安徽枞阳县北钱家桥。旧属桐城县。清道光 《桐城续修县志》 卷1 《乡镇》: 北乡有钱家桥

  • 岩门山

    在今浙江海宁市(硖石镇)西南八十里钱塘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岩门山,“山上有塔,宋设盐场于此”。

  • 神人山

   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武昌县: 神人山,“ 《历代帝纪》 云: 吴建衡二年,有神人乘白鹿,从此山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县: 神人山,“在县西七十五里滨江。下有白鹿矶”。

  • 高鱼

    又作高梧、高吴。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“齐乌余以廪丘奔晋,袭卫羊角,取之; 遂袭我高鱼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高梧城。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。春秋时属鲁。

  • 具山

   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巨山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 申繻曰,“先君献、武废二山”。杜注: “二山,具、敖也。鲁献公名具,武公名敖。” 《国语· 晋语》: “范献子聘于鲁,问具山、敖山,鲁人以其乡对。献子曰:

  • 孟弄州

    元至正七年 (1347) 置,属耿冻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废入车里军民府。元至元七年(1270年)置,治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勐落。属车里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

  • 旴水

    即盱水。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