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 (醼) 友台 (臺)
亦名射雉台。在今河北南皮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南皮县: “醼友台在县东二十五里。《魏志》 云: 文帝为五官中郎将,与吴质重游南皮,筑此台宴友,故名焉。又名射雉台。”
亦名射雉台。在今河北南皮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南皮县: “醼友台在县东二十五里。《魏志》 云: 文帝为五官中郎将,与吴质重游南皮,筑此台宴友,故名焉。又名射雉台。”
金北边部族。即蒙元史料所载之散只兀(又作珊竹、撒勒只兀惕)部,是蒙古分部之一,与乞颜部为同族疏属。居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之东,辉河、伊敏河流域。
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盱眙县: “淮原驿在县西南三十里,为往来濠、庐之通道。”
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东川府》:则补巡司“在(会泽)县西北一百里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,西北与广雅滩相距约3.5海里。南北长约9公里,东西宽约6.5公里。滩底珊瑚清晰可见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埃勒生达滩。1947年改名人骏滩,以纪念清末粤督张人骏派军舰巡视西沙群
即揭阳岭。今广东揭东、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揭阳县: “西北有揭岭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揭阳县: 揭阳岭在 “县西北百五十里。……亦曰揭岭”。
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。清光绪《彭县志》卷2:宝兴场“旧名白水河,在西乡鹿坪里,距县西北八十五里,南距复兴场十五里”。盛产铜。民国设铜矿局于此。
在广东省乐昌市境内的武江中段。西北自罗家渡始,东南至县城泷口,全程40余千米。九泷包括白茫泷、惊泷、腰泷、燕泷、梅泷、崩泷、垂泷、新泷、老泷。泷与泷之间曲水回旋,水浅流急处为滩。十八滩为切玉滩、三层滩
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克鲁伦河上游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元年(1229)“秋八月已未,诸王百官大会于怯绿连河曲雕阿兰之地”。
即厓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新会县: 崖山 “在县南八十里,临大海,出龙眼子、木威、橄榄之树”。古称厓山,又称厓门山。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、珠江出海处最西口门崖门东面,与汤
或作不著何、屠何。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北方台正东……不屠何青熊。”孔注:“不屠何亦东北夷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