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越市

小越市

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六里小越镇。清光绪《上虞县志》卷18引《万历志》:小越市“在县(旧治丰惠镇)东北四十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侣山

    即真武山。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,与翠屏山相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叙州府宜宾县:仙侣山“在府治西北。竹木耸翠, 山腰有清泉一,石洞四,其北曰翠屏山”。

  • 天风海涛亭

    南宋淳熙间建。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鼓山主峰屴崱峰上。宋赵汝愚《游鼓山》诗有“江月不随流水去,天风直送海涛来”句。朱嘉爱赵诗,遂书“天风海涛”四字刻石,因以名亭。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鼓山主峰屴崱峰上。南宋

  • 蛤仔难

   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姚莹 《东槎纪略》卷3: “葛吗兰本名蛤仔难,在淡水东北,三貂、鸡笼大山之后社番地也。……地名噶玛兰系番语,闽音不正,讹为蛤仔难。” 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福建漳州人林汉生来

  • 东丰县

    1914年改东平县置,属奉天省辽沈道。治所即今吉林东丰县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45年属安东省。1954年属吉林省。在吉林省南部、辉发河上游,西邻辽宁省。属辽源市。面积 2522 平方千米。人口4

  • 通裕支线

    从辽宁锦州西南的女儿河至大窑沟。全长55公里。为京奉路支线。1915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,是专为运煤的轻便铁路。1925年被拆除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,今为南票铁路的一段。

  • 白狼堆

    ①在今山西应县西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,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,故斯阜纳称焉。”②即白狼山。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西南六十里大阳山。《三国志

  • 本溪市

    1939年伪满由本溪县析置本溪湖市,治本溪湖(今辽宁本溪市)。抗战胜利后改名本溪市。1947年撤销,并入本溪县。1948年解放后复设本溪市,1949年4月升为中央直辖市。1954年划属辽宁省,降为省辖

  • 晋安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为晋安县,属晋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。南朝梁天监中为梁安郡治。陈天嘉五年 (564) 改为南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南安县。②东晋安帝时置,属新巴郡。治所在今

  • 开远戍

    西魏改寒冢戍(空冢戍)置,属普安县。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汉阳镇之五斗咀。《隋书·张威传》:王谦作乱,“进至开远,谦将赵俨众十万,连营三十里。威开山通道, 自西岭攻其背,俨遂败走”。即此。

  • 赵川堡

    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五十里赵川镇。明宣德五年 (1430) 筑堡于此,隆庆后改筑砖城。清设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