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家集
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南尤集乡。清光绪《宁津县志》卷2:“邑东南二十五里尤家集。”
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南尤集乡。清光绪《宁津县志》卷2:“邑东南二十五里尤家集。”
即今贵州西北部之赤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:仁水“在仁怀县西南。亦名仁怀水。又谓之仁怀河。即永宁县赤水河。入县境二百里至县城西,又北流三十里入合江县界”,注入长江。
在今江西上饶县北柴门关之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3上饶县“岑阳关”条下:“又(柴门关)北有东坞关,亦走徽婺之间道也。”
又名苏木哈喇垓、苏木哈喇灰。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七十里头堡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头堡驿,“回语呼其地曰苏木哈喇灰。注:苏木,部落也。其地在前明为哈喇灰人所居也。……堡甚小,居民二十
清宣统元年(1909)改大通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方正县。因方正泡为名。民国初属吉林省依兰道。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中南部。属哈尔滨市。面积2969平方千米
古国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的巴鲁斯。一说班卒可能为Panchur的对音,据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记,当在今马来西亚马来亚西岸。
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会稽郡上虞县“有仇亭”。即此。西汉建。在今浙江省上虞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会稽郡上虞县“有仇亭”,即此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吴江县置,属平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苏吴江市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吴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吴江县置,治今江苏省吴江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吴江市。属平江路。明洪武二年(
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、南长山子一带。后金天聪五年(1631), 明军阵于长山口,皇太极督兵三万击之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、南长山子一带。后金天聪五年(1631年),明兵阵于长山口,
在今越南北部太平省境之茶李河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南都督府:“西北至峰州嘉宁县论江口水路一百五十里,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清化府:小黄江“在府东境,下流入海”。
又名武溘淀。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任丘县:“五官淀在废阿陵县(治今任丘县东北陵城)之东,上流诸水悉汇于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