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驿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峨眉县: 峨眉驿 “在县西南。唐置峨眉镇于此,寻改为驿。明初,傅友德于大渡河造船以达建昌。曹震言: ‘建昌驿道经大渡河,多瘴疠,峨眉至建昌有古道,平易可行,乞以时开通,移温江至建昌各驿马置峨眉新驿为便。’ 从之。寻废”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峨眉县: 峨眉驿 “在县西南。唐置峨眉镇于此,寻改为驿。明初,傅友德于大渡河造船以达建昌。曹震言: ‘建昌驿道经大渡河,多瘴疠,峨眉至建昌有古道,平易可行,乞以时开通,移温江至建昌各驿马置峨眉新驿为便。’ 从之。寻废”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清腾县有清腾山。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属庭州。后改属西州。治所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 (一说即今鄯善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156蒲昌县: “取县东蒲类海以为名。” 贞元时为吐番所据。县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四年(64
旧称崇爻、奇莱。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。清同治十年(1874)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奏摺始有花莲港之名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花莲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县辖市。在台湾省本岛东岸、花莲市东郊。面临太平洋。
唐置,属羁縻归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。北宋庆历时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思里堡北。属桂州所领羁縻思顺州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废。
亦作东关站。清于东关驿置,属宁远州。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关站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“中后所十八里至东光站,十二里至望海店。”
又称青居场。即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。民国 《南充县志》 卷1: 青居场 “在治南三十里青居山下,前后津之间。建市于乾隆三十八年,扼南道水陆之冲”。
亦名北河墟。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设清道镇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雷州市西南北和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于此设清道镇巡检司。
即今河北深州市西南王家井镇。清《畿辅舆地全图》深州:王家井镇在“州西南五十里”。(1)在河北省深州市西南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家井,人口2080。王姓世居于此,且村中井水清
即今广东梅县东北石窟河,为梅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石窟溪“在镇平县西里许。源出福建武平县界,南流经县西,为县巨浸,又南经本州东三十里。一名小溪。又南入梅溪,曰镇平水口”。梅江北岸支流。在广东省
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今广东梅州市。嘉庆十二年 (1807) 升为嘉应府,十七年 (1812) 复为嘉应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兴宁、五华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