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嵩盟部

嵩盟部

宋大理改长州置,属善阐府。在沙礼卧城(即今云南嵩明县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嵩明州: “昔汉人居之,后乌、白蛮强盛,汉人徙去,盟誓于此,因号嵩盟。今州南有土台,盟会处也。” 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“乃诸葛武侯与蛮酋会盟之地。” 元宪宗六年(1256) 立嵩明万户。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改长州。十五年 (1278) 升嵩明府。二十二年 (1285) 改嵩明州。今嵩明县城南古盟台仍存。


大理前期置长城郡,后期改为嵩盟部,治今云南省嵩明县。蒙古宪宗六年(1256年)改为嵩盟万户府,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为长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禄劝县

    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降禄劝州置,属武定州。治所即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。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1985年改设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。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改

  • 虎门

    亦名虎头门。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海中。有大虎、小虎二山,对列如门。据民国 《东莞县志》 卷6所载清朝薛馧的 《虎头门记》 说: “虎头门以虎山得名。山有二,西曰小虎山,东曰大虎山,如连珠巨浸,中稍折而东

  • 弱水

    ①在古代,凡水道水浅,或不通舟者,人们往往认为是弱水不能胜舟,名为 “弱水”。古籍中所载弱水甚多: (1) 《尚书· 禹贡》 雍州: “弱水既西。”“导弱水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”。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

  • 思禀管

   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那良镇一带。《宋史·交阯传》: 皇祐四年 (1052) “寇钦州思禀管”。又作澌凛峒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西南北仑河北侧,近那良。宋时于此设立澌凛峒长官。北宋嘉祐四年(105

  • 崎石港

   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陆丰县图表: “屈西北过田尾汛、奇石港口,暗沙礁石甚多,最为险阻。”

  • 三嵕庙

    又称灵��王庙。在今山西壶关县南二十四里黄家川南阳护村。据庙内碑记载,庙创建于金大定乙未年(1175)。明代重修。现存庙宇除大殿为金代建筑外,其余均为明代建筑。

  • 东阳

    ①古地区名。春秋晋地,战国时先后属卫、赵,相当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南部、河南北部地区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,“荀吴略东阳”;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惠文王十八年(前281),“秦拔我石城,王再

  • 鼎湖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。……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。” 《汉书·郊祀志》 晋灼注: “荆山在冯翊怀德县 (今陕西大荔县东南) 也。

  • 鄂尔多古城

    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鄂尔多古城 “俗传为元永昌王牧马城。地名黄城儿,有永昌王避暑宫。遗址尚存。……鄂尔多,旧作斡耳朵 (蒙古语意为 “宫殿”)。今改”。

  • 乐民墟

    即今广西浦北县北乐民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61:合浦县东北有乐民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