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帝丘

帝丘

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二十里。春秋时为卫邑。《春秋》: 僖公三十一年 (前627),“卫迁于帝丘”。即此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七年 (前525),辛慎曰,“卫,颛顼之虚也。故为帝丘”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82引 《纪年》: “帝相即位,处商丘。” 据王应麟 《通鉴地理通释》 卷4称: “商丘” 当作 “帝丘”。故 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 引皇甫谥 (《帝王世纪》) 曰: “夏相徙帝丘。”


古都邑名。(1)相传黄帝时颛顼都。《帝王世纪》:“帝相迁帝丘。”一说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,一说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。(2)又作濮阳。春秋、战国间曾为卫国都城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。《春秋》僖公三十一年(前629年):“卫迁于帝丘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冈县

    1930年改凤泉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凤冈县。在贵州省北部、乌江中游。属遵义市。面积1886平方千米。人口约40.6万。辖9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。以县城附近凤凰山岗得名。隋大业七年(61

  • 茜泾

    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里。宋时与七鸦浦俱为诸大浦之一。《清一统志 ·太仓州一》: 茜泾“西承杨林河,东出花浦口入海。宋范仲淹、叶清臣、赵霖皆尝开浚”。

  • 草河口

    旧属凤凰县。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南草河口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凤凰厅图: 西北有草河口。产石棉。

  • 听杂阿布河

    旧为叶尔羌河上源之一。即今新疆叶城县西南提孜那甫河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28:听杂阿布鄂斯腾“在叶尔羌城东南五十里。源出库克雅尔塔克,北流出山,经沙图、……会哈喇乌苏,入叶尔羌谔斯腾”。宣统《新疆图志

  • 禺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旧城内。《元和志》 卷34南海县: 禺山 “在县西南一里”。五代南汉扩建广州城,曾 “凿平禺山以益之”。当在今西湖路广州百货大厦处。

  • 余江县

    1914年以安仁县改名,属江西豫章道。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。1927年直属江西省。1961年迁驻邓埠镇,即今治。在江西省东北部。属鹰潭市。面积937平方千米。人口34.8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

  • 铜城山

    在今甘肃崇信县西铜城乡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51渭州潘原县: “铜城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”

  • 伯禽井

   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三里周公庙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伯禽井“水清冽而甘,亦名甘井”。

  • 都鲁河

    金作徒笼古水、秃答水。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。为松花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屯河” 条下: 都尔河 “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一千一百余里。源出都尔窝集,俱南流入混同江”。又称啚勒河。《钦定盛京通

  • 南唱支村

    即今河北任丘市东二十四里南畅支乡。为通大城县要道。清乾隆 《任邱县志》 卷2: 东议论堡社有南唱支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