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乐溪
在今浙江建德市南部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严州府寿昌县: “南有常乐溪,东南流至兰溪县,入东阳江。”
在今浙江建德市南部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严州府寿昌县: “南有常乐溪,东南流至兰溪县,入东阳江。”
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监利县: 林长河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周回县治三百余里。大江支流也”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黄金坝。旧名五台山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南巡幸其地,改名香阜寺。
春秋郑邑,名留。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(前712),“王取邬、刘、、邘之田于郑”。又,昭公二十三年(前519),“单子、刘子、樊齐
在今江苏灌云县西北。其北有小伊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“蛎山”条下:“州南百里有大、小伊山,南北相距约二十里。”
清乾隆四十四年 (1779) 改阿尔古屯置,属美诺厅。即今四川金川县。后废。1936年于此置靖化县。
在今湖南常德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一》:沧山“在武陵县南一百二十里。与霞山相对。沧水所出”。
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。清为佳里兴堡,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置佳里兴巡司。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 于此置诸罗县。四十三年 (1704) 诸罗县移治今台湾省嘉义市。日本占领初期设佳兴区,1
即灵溪。在今浙江龙游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龙游县:灵溪“自遂昌县北流经县南灵山下, 曰灵山港”。
①明洪武初改安东州置,属淮安府。治所即今江苏涟水县。1914年为避免与奉天省安东县(今辽宁省丹东市)重名,改名涟水县。②清光绪二年(1876)析岫岩厅地置,属岫岩厅,后属凤凰厅。治所在沙河镇(即今辽宁
清建,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白府: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, 自临江新化街,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,到梨沟镇达府治西,长约四百余里,以避江道之险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