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阳关

平阳关

本天井关。北宋靖康元年(1126)改名雄定关。即今山西晋城市南三十里天井关。元末亦名平阳关。《元史·察罕帖木儿传》:至正二十八年(1368),顺帝令诸军攻泽州,“扩廓帖木儿退守于平阳”, 即此。


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南太行山顶。本名天井关,北宋靖康元年(1126年)改为雄定关,元末称平阳关。《元史·察罕帖木儿传》:元至正二十八年(1368年),顺帝令诸军攻泽州,“扩廓帖木儿退守于平阳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盐井

   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盐井村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大盐井土百户。

  • 流川

   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 曾移临真县治此。

  • 日勒县

    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东汉兴平二年(195)为西郡治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蒙逊“遂攻秃发(傉檀)西郡太守杨统于日勒”。即此。北魏改名永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

  • 大碛

    即大漠。今蒙古国南部与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、巴彦淖尔盟、锡林郭勒盟北部交界地区的戈壁大沙漠。又称大漠。即今蒙古高原大沙漠,斜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。《北史·魏太祖纪》:登国六年(391年),

  • 摧沙堡

    唐置,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仆固怀恩会吐蕃、回纥,自朔方南犯,河西节度使杨志烈,遣监军柏文达 “遂将众击摧沙堡、灵武县,皆下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摧沙堡,在原州西北

  • 侯家口集

   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六十里侯口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5宁晋县图: 东南有侯家口集。

  • 下邽城

    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下吉镇。秦置下邽县,故治在今下吉镇东南故市镇故县村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径下邽县故城南,秦伐邽,置邽戎于此,有上邽,故加下也。”隋开皇十一年(591)始移治今下吉镇。

  • 夹沟驿

    明洪武初置,即今安徽宿州市北六十里夹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宿州“第城驿”条下:“州北六十里,又有夹沟驿,则北出徐州之道。”即今安徽省宿州市北夹沟。明洪武初置驿丞于此。

  • 兀的河

    又作乌第河、乌达河。源出外兴安岭,东流入鄂霍茨克海。明永乐五年(1407)于此置兀的河卫。古水名。又称乌第河、乌达河,皆同音异译。源出外兴安岭,东流入鄂霍次克海。明于此置兀的河卫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

  • 乞勒尼卫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