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宁中左千户所
明宣德五年(1428)置,属广宁中屯卫。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松山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广宁中屯卫:“南有松山堡,在松山西,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左千户所于此。”后废。
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置,治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。属广宁中屯卫。后废。
明宣德五年(1428)置,属广宁中屯卫。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松山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广宁中屯卫:“南有松山堡,在松山西,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左千户所于此。”后废。
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置,治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。属广宁中屯卫。后废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二年 (886) 以义成军置,治所在滑州 (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)。领滑、郑 (今河南郑州市)、陈 (今河南淮阳县) 三州。五代唐复名义成军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二年(88
即绛水。又名白水。源出山西绛县西北,西北流至曲沃县东注入浍水。《元和志》 卷12绛县:“绛水一名沸泉水,出绛山东谷,悬流奔壑,一十许丈,西北注于浍。”即“绛水(2)”。
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金石镇(大石缸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三台县:大石缸“在县西北一百里”。
明正统元年 (1436) 置,在今湖北宜城市南。清以后废。
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清源县:中隐山“四围高峰,山独中隐,亦曰中隐谷”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5千米。四周群山环绕,景色秀丽。有上中下三洞。下洞张公洞,回环曲折,好像九曲回廊,深
自河北微水(今井陉县)西北至井陉煤矿。长11.8公里。为正太铁路支线。1936年动工修筑, 次年建成。
元末明玉珍改木册安抚司置,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。明初废。永乐四年(1406)复置,属高罗安抚司。宣德九年(1434)属施州卫。清初改为木册土司。元末明玉珍改木册安抚司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南板栗园。明
①即今安徽泾县南之徽河,为青弋江支流。源出徽岭,北流出芜湖入于大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泾县注: “韦昭曰: 泾水出芜湖。” 《后汉书· 明帝纪》: 永平十三年 (70) 十一月,楚王英迁于泾县,注: “
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》: 洮阳驿 “在狄道州 (治今临洮县) 东北一里。明洪武四年置”。
西汉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东黑河东侧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沮县: “沮水出东狼谷,南至沙羡南入江。” 县以沮水为名。西晋永嘉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略阳县东黑河东岸。属武都郡。西晋永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