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开州

开州

①西魏废帝二年(553)置,治所在东关郡新宁县(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)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移治周安郡西流县(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开江、开县及宣汉县东南地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。

②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万州置,治所在盛山县(后改开江县,今四川开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盛山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开州。辖今四川开县地。元属夔州路。明洪武六年(1373)降为开县。

③金皇统四年(1144)改澶州置,治所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和濮阳、清丰、长垣三县及山东莘县南部地。元属大名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)省濮阳县入州。清不领县。1913年改为开县。

④辽置,治所在开远县(今辽宁凤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凤城市及岫岩满族自治县地。金废。

⑤明崇祯四年(1631)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。1913年改为开县。


(1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,治今四川省开江县东北沙坝场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年)移治今重庆市开县西北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万州复置,治盛山县(广德元年〔763年〕改开江县,今开县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开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盛山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开州。宋属夔州路。元废开江县入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降为县。(2)辽置,治开远县(今辽宁凤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凤城、岫岩等市县以南至海,及朝鲜西北角地区。金废。(3)金皇统四年(1144年)改澶州置,治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市。明初省入州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濮阳、清丰、长垣等市县及范县西北部地。属大名府路。明属大名府,辖境略有缩减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降为县。(4)明崇祯四年(1631年)以副宣慰洪边旧地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。属贵阳府。清因之。1913年废州改为开县,1914年改名紫江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陡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东南八陡镇。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。

  • 大罗镇

    ①在今山西应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 “安边镇”条下:大罗镇“在州南四十里”。②北宋置,属伏虞县。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大罗乡(大罗池)。(1)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南部。面积190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

  • 长信泷

   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兴国县:长信泷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永丰、宁都之水入县界者皆汇于此。狂澜奔驶,声吼如雷。俗呼上曰哑滩,以舟过禁声也,下曰泥滩, 以深不可测也”。

  • 鹊头镇

    古称鹊头戍。唐置镇,属南陵县。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鹊头山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陵县: “有鹊头镇兵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8南陵县: 鹊头镇 “在县西一百一十里。即春秋时楚伐吴,败于鹊岸是也。

  • 安河卫

    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五道河子附近。后废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置,治所未详。辖有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道河子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丁谷山

   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2载:“丁谷山有石室五所,高丈余,深二丈许。就壁凿佛像数十铺,璎珞香花,丹青斑驳。”此即库木吐喇石窟,亦称库木吐喇千佛洞。

  • 浈水馆

    在今广东韶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 浈水馆 “在府城南。宋州守狄咸建”。

  • 端溪

    ①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北栏柯山西麓。产砚石,世称端砚。唐宋时采砚于此。宋苏易简 《砚谱》云: “端溪有斧柯、茶园、将军地,同是一溪,惟斧柯出者大不过三四指,一两呵汗津滴沥,真难得之物。” 又叶樾 《端溪砚

  • 三带州

    在今越南永富省东部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征安南,“辅自新福移军三带州,造船图进取”。

  • 土番

    即吐蕃。《元史·释老传》:元世祖“乃郡县土番之地,设官分职,而领之于帝师”。此指今西藏。即“吐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