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亮州
唐置羁縻州,属雟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唐置羁縻州,属雟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十里。清设经制外委防守。
自安徽大通(今淮南市南)向西至八公山。长22公里。为淮南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4年修筑。
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阳谷县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公会晋师于上鄍”,即此。古地名。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“公会晋师于上鄍。”即此。
亦作凤女台。在今陕西宝鸡县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又有凤台凤女祠,秦穆公时,有箫史者,善吹箫,能致白鹄孔雀。穆公女弄玉好之,公为作凤台以居之,积数十年,一旦随凤去。”
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。明嘉靖时建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》:圣水寺“在南郑县(今汉中市)东南三十里。寺有五色泉。一泉黑色,在佛座下;四泉在泉东西。天旱祷雨辄应”。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。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西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五百滩“在金华县西五里双溪中。盘亘甚大,舟行牵挽须五百人然后可渡,故名”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改余姚县置,属绍兴路。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改余姚县。元元贞初升余姚县置,治今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。属绍兴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东魏武定六年(548)改阳平郡置,属睢州。治所在谷阳城(今安徽固镇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广东斗门县西虎跳门水入海口,与对岸新会之厓门隔湾相望。形势险要。清光绪 《广东图说》 卷1香山县: “虎跳门,县治门户,上有炮台。”香山协设把总驻防于此。即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崖门海。清属香山协
在今四川安县西南睢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安县: 睢水关在 “县西四十里。南去汉州绵竹县四十五里。《志》 云: 关面山负水,平衍饶沃,其西三十里名绵水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