怡亭铭摩崖石刻
在今湖北鄂州市小北门外江边。又名观音崖。俗称猴子石。怡亭早废,摩崖石刻尚存。崖高3米,宽2.8米,其序为篆书,铭为分书,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,文辞为 “怡亭,裴鶠卜而亭之,李阳冰名而篆之,裴虬美而铭之曰: 峥嵘怡亭,磐礴江汀,势压西塞,气涵东溟。风云自生,日月所经,众木成幄,群山作屏,愿余逃世,于此忘形”。后附 “永泰元年乙巳岁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” 款识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湖北鄂州市小北门外江边。又名观音崖。俗称猴子石。怡亭早废,摩崖石刻尚存。崖高3米,宽2.8米,其序为篆书,铭为分书,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,文辞为 “怡亭,裴鶠卜而亭之,李阳冰名而篆之,裴虬美而铭之曰: 峥嵘怡亭,磐礴江汀,势压西塞,气涵东溟。风云自生,日月所经,众木成幄,群山作屏,愿余逃世,于此忘形”。后附 “永泰元年乙巳岁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” 款识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繁昌县:小淮水“在县东六十里。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,入芜湖县界,会于石硊渡,为鲁港之上源”。
①又名夷邑。春秋陈地。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七十里城父集。后入楚,曾为许国都。《左传》: 昭公九年 (前533) 二月,“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,实城父”。即此。汉置城父县。②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宝丰县东。《左
本为今秋浦河中游潭泽水浦名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七十里灌口乡。河水流出石城故城,南绕秀山,北汇苍埠潭,山石相映,碧如秋水,得名秋浦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秋浦县: “秋浦水在县西八十里”,指此。隋置秋浦县,
在今海南澄迈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澄迈县:“石鼓岭在县(治今老城镇)南七十里。岭上有二石,扣之若钟鼓然,声闻里许。”
即今印度之恒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康泰 《扶南传》 曰: 恒水之源,乃极西北,出昆仑山中,有五大源,诸水分流,皆由此五大源,枝扈黎大江出山,西北流,东南注大海。枝扈黎即恒水也。” 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
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河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颍水又东南,江陂水注之。水受大漴陂,陂水南流,积为江陂,南径慎县西,侧城南流入颍。”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:颍上县有江陂塘。
辽边防城。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。《辽史·耶律世良传》:开泰三年(1014),“奉命选马驼于乌古部,会敌烈部人夷剌杀其酋长稍瓦而叛,邻部皆应,攻陷巨母古城”。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乡之南十里、木
1929年析克山县东部地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二克山(今黑龙江省克东县)。1933年改为克东县。1929年由克东县东部析置,治二克山(今黑龙江克东县克东镇)。1930年升县。
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彦吉嘎高勒。《清一统志·乌珠穆沁部》: 音扎哈河 “在左翼东南一百五十五里。自阿噜科尔沁界流入境,西北流,入芦水”。
亦作蒯成侯国, 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封周緤,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 有 “䣙成制侯周緤”。 师古曰: “䣙音陪。又音普肯反。” 后国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