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谿县
明永乐十六年 (1418) 改慈溪县为慈谿县,属宁波府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复改谿为溪。
明永乐十六年 (1418) 改慈溪县为慈谿县,属宁波府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复改谿为溪。
①东晋义熙三年(407)建,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云门山。②又名大觉禅寺。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北十里云门村。建于南汉乾亨七年(923)。1944年重建。是我国佛教禅宗南派云门宗发祥地。山门内壁保留有南汉
一名五峰寺。南朝宋建。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隐静山上。唐李白有 《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》诗。又张祐有 《题南陵隐静寺》 诗。
亦作黄落河镇。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黄雒乡。清乾隆 《无为州志》 卷4 《镇集》: 黄洛河“在治北三十五里太平乡”。设巡司于此。
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八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平茶洞长官司: 高秀山“在司治北。高立千丈,丹崖翠壁,秀色如画”。秀山县以此为名。
北宋治平四年(1067)置, 为火山军治。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。熙宁四年(1071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治平四年(1067年)置,治今山西省河曲县旧县西北火山。为火山军治。熙宁四年(1071年)废。
在今陕西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。为多孔式拱形桥,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,桥面铺青石板,两侧有石雕栏杆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》:龙桥“在三原县北门外,跨清河。宋建隆四年,清河溢。有龙斗于桥下,桥圮。重建
即珠母海。在今广西北海市南涠州岛一带海域。唐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 卷上: 珠池 “廉州边海中有洲岛,岛上有大池,谓之珠池。每年刺史修贡,自监珠户入池,采以充贡”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虫鱼》: “
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常州府》: 望亭堰 “在无锡县东南四十里。以御常州之水,使入太湖,不为苏害”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夏六月,公孙敖会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晋士縠盟于垂陇”。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,故又名都尉城。又称垂敛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。
在今江西永修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建昌县:上缭营“在县(治今艾城)南十七里。相传昌邑王贺所筑,今皆为民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