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克拜达里克城
亦名拜塔里克。清康熙时建,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下游东岸拜达里克村。
亦名拜塔里克。清康熙时建,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下游东岸拜达里克村。
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,治所在博县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)。因境内泰山得名。后移治奉高县 (今泰安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、莱芜以南,肥城以东,宁阳、平邑以北,沂源、蒙阴以西地区。东汉以后辖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: 射阳县注引 《地道记》 有博支湖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中渎水 “旧道东北出,至博芝、射阳二湖”。博芝即博支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: 博支湖 “在宝应县东
即封陵。战国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。
唐置,属名山县。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金鸡山金鸡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名山县有鸡栋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名山县:鸡栋关在“县西南鸡栋山上, 即金鸡关也”。
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广宁前屯卫: “西有麻子峪,有铁场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 麻子峪 “在卫西四十里。铁场百户所置于此”。
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盱眙县: “淮原驿在县西南三十里,为往来濠、庐之通道。”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无锡县置,属常州路。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无锡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无锡县置,治今江苏省无锡市。属常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。
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南之卡里马塔岛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: 假里马打 “山列翠屏,阛阓临溪,田下,谷不收。……採蕉实为食。煮海为盐,以适他国易米”。
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明置饭仙山巡司,后废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为汶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。地节三年(前67)属蜀郡,为北部都尉治。东汉改为汶江道。古县名。东汉建安末改汶江道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北。属汶山郡。西晋改为汶山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