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栅山
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叠溪千户所: 排栅山 “在所城南五里。本朝洪武十一年,大军至此屯驻,立栅为营,故名”。
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叠溪千户所: 排栅山 “在所城南五里。本朝洪武十一年,大军至此屯驻,立栅为营,故名”。
即辛头河。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2: “健驮逻国,东西千余里,南北八百余里。东临信度河。”
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乐亭县:中淀河“流经县东南十五里达四沟港,四围皆水,中有高冈,又南通汤家河至胡林口河入海”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旱土场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江北厅:土沱铺“在厅东七十五里”。
又名邗江、邗溟沟、渠水、中渎水。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。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运河。《左传》:哀公九年(前486),“吴城邗,沟通江淮”(一作“吴城邗沟,通江淮”)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七里长江南岸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白盐山“在城东十七里。崖璧五十余里。其色炳耀,状若白盐”。隔江与赤甲山相对,中夹江为瞿塘峡,为蜀之咽喉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奉节县:白盐山“明初伐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北三洞镇。
即跋那山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三》 榆林郡:“西北到黄河二十里,去纥那山一百二里。”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金山乡。 本凯达格兰族金包里社。清代为金包里街。据陈汉光《台北县地名研究初稿》 (载 《台北县文献丛辑 (一)》说: “当地人李宝同言: ‘金包里’ 三字的读音,就是凯达格兰语 ‘
南朝梁、陈间于废宋元县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新会县。
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北吴集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海州沭阳县:“吴家集有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