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文澜镇

文澜镇

1940年置,为蒙自县治。即今云南蒙自县城。


在云南省蒙自县西部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蒙自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文澜,人口2万。文澜,意为“文化发达”。元至元以来为县治,称鹿苑里。1909年为蒙自县中区。1913年为蒙自县第一区。1940年置文澜镇。1950年为蒙中区,1951年设城关镇,1958年改蒙坝公社。1961年分设城关镇和城关公社,1966年合并为东方红公社。1980年改城关公社,1981年改城关镇,1987年置文澜镇。2003年自治州人民政府由个旧市迁此。地处蒙自坝子中部。主产稻、蔬菜。有建筑、印刷、服装、食品加工等企业。州属轴承、农机、制药、糖果等厂及医院、卫生学校、师范学校和县属电池、丝绸、啤酒、火柴、化肥等厂驻此。镇区西部为省级经济开发区。清末民初为云南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。为蒙宝铁路起点站,昆河、蒙马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南湖风景区及瀛洲亭、蒙自租界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界牌墟

   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石牙乡。明、清置界牌镇巡司于此。

  • 石平桥

   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石平桥“在县治东南。宋建。寻废。明朝宣德间再建,复圯。成化十五年重修,为石墩十有一,覆以亭五十六间”。

  • 班妃山

    一名班姬山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四十里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2: 班妃山,“ 《图经》 云: 隋炀帝东征,于山上置班姬庙”。

  • 永祐陵

    北宋徽宗陵墓,南宋初葬于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本名永固陵,后改永祐。

  • 循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治所在归善县(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34: “取循江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、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。大业初改为龙川郡。

  • 建安山

   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醴陵县: 建安山 “山高三百余丈,周十里。元末土人尝置寨于此以避兵,曰建安寨”。

  • 通贤

    即今福建上杭县北通贤乡。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新杭县治此。

  • 通济渠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开凿。为沟通黄、淮二大河的运河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 “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,开通济渠,自西苑引谷、洛水达于河,自板渚引河通于淮。” 西段起自今河南洛阳市西,引谷水和洛水贯洛阳城

  • 军都山

    又名居庸山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。层峦叠嶂,奇险天开。太行第八陉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光武初,彭宠联匈奴,“胡骑经军都,(耿)舒破其众,斩匈奴两王,宠乃退走。(耿)况复与舒攻宠,取军都”。注:“军都,

  • 皮山县

    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改泽普县置,属新疆省莎车府。治所在��吗(今新疆皮山县)。因汉皮山国为名。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1920年改属和阗道。1930年属和阗行政区。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