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夷县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夷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十五里。元熙中改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 废入义宁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。属南海郡。南朝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唐武德初复置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废,六年复置。熙宁五年(1072年)废为镇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为县。绍圣元年(1094年)又废为镇,后仍升为县。属广州。南宋时废。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夷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十五里。元熙中改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 废入义宁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。属南海郡。南朝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唐武德初复置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废,六年复置。熙宁五年(1072年)废为镇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为县。绍圣元年(1094年)又废为镇,后仍升为县。属广州。南宋时废。
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渭桥乡。清道光 《休宁县志》 乡村图: 城西有渭桥。
在今陕西富县西一百三十里川子河畔。据清道光《鄜州志》卷2载:“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。石山壁立,凿门成洞,大佛三,其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其数,凡龛楹柱,无处非佛,连山一石,曲折镌刻,鬼斧神工,莫可端仉,
即今湖北松滋县西南五十二里西斋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松滋县(治所在今老城镇)西南有西斋市塘。
旧长洲县 (今江苏苏州市) 之别称。西晋左思 《吴都赋》: “佩长洲之茂苑。” 故长洲有茂苑之称。唐万岁通天元年 (696) 分吴县置长洲县,取长洲茂苑为名。白居易 《长洲曲》 诗有 “茂苑绮罗佳丽地
亦作二道卡伦。清光绪七年(1881)置,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东北牡丹江东岸江东屯村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“正北迤东距(宁古塔)城……二百二十里二道卡伦,即沙河子站。”
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。为忠路土司驻地。清有利川县丞及守备驻此。
即今湖北武昌县 (纸坊镇) 西南五十四里法泗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江夏县 (今武汉市武昌区) 西南有法泗洲市。
即今福建安溪县西北佛耳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安溪县“翠屏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西北八十里有佛耳山。其山峭绝而高大,可耕可庐。一名佛天山。”
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 “东有秋水堤,大和三年刺史韦珩筑。”
即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。系古代五镇之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越州会稽县: “有南镇会稽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