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宁县

晋宁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阳安县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。隋初废。

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昆州。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。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四》: “晋时,晋宁之地曰宁州,南蛮校尉李毅持节镇此。……至唐武德中,以其为晋时宁州统会之地,置晋宁县。此州名之所由始也。” 南诏改晋宁州。

③1913年改晋宁州置,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1958年昆阳县并入,迁治今晋宁县治昆阳镇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阳安县置,治今湖南省资兴市南。属桂阳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郴县。(2)今县名。在云南省中部,北邻滇池。属昆明市。面积1391平方千米。人口 27.3 万。辖4镇、8乡(含2彝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置滇池县,治今县东北晋城镇,为益州郡治。三国蜀汉属建宁郡。西晋滇池县为宁州治,太安二年(303年)又为益州郡治。南朝梁末郡、县均废。唐初置晋宁县,治今晋城镇,属昆州。南诏升晋宁县为晋宁州,属善阐城。大理时为阳城堡部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立阳城堡万户府,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仍为晋宁州,属中庆路。明、清属云南府。1913年改为晋宁县,属滇中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玉溪专区。1958年昆阳县并入晋宁县,移治昆阳镇。1960年呈贡县并入,属昆明市。1963年原呈贡县析出置呈贡区。地处滇中湖盆高原北部,多山间坝子和丘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蚕豆、玉米、油菜籽、烤烟。矿产有磷、铁、铅、大理石等,磷矿资源丰富。工业有采矿、化肥、机械、建材、农机、电机、橡胶、水泥、印刷、食品等。特产卤鸭、粉丝、“梁王酒”、青丝桃。昆洛、晋思、昆玉和安昆公路纵贯县境。昆玉铁路经此并设站。古迹有梅树村前寒武系—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、夕阳乡恐龙化石遗址、石寨山遗址和汉墓群、观音洞壁画、石将军石刻、盘龙寺、郑和公园、普照寺等。为郑和、担当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革泥关

    在今云南弥勒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澂江府》: 革泥关 “在路南州东南八十里,交弥勒县界”。

  • 庐陵道

    1914年由原赣西道置,属江西省。治宜春县(今江西宜春市)。1916年移治吉安县(今江西吉安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西樟树、新干、永丰、吉水、吉安、泰和以西,万载、宜丰、高安以南,井岗山、遂川、万安以北地区

  • 栅浦

    即今浙江台州市 (椒江区)西十里栅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临海县: 栅浦 “在海门卫东南(案: 应为“西”之误),嘉靖中倭贼由此入海门港,又由此犯松门卫”。

  • 桃墟

    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 襄公十七年 (前556),“齐侯伐我北鄙,围桃”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“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。春秋昭公七年,谢息纳季孙之言,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。杜预

  • 硃砂岗镇

    即今河南通许县东北十八里硃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通许县 “鸑鷟冈” 条下: “县境又有吴召冈、 李大冈、 青冈、 竖冈、 硃砂冈、 ��子冈、七里等冈,大者绵亘数里,居

  • 沂水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东安县置,属莒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。大业初属琅邪郡。唐属沂州。金改属莒州。明隶青州府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改属沂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琅玡道。1928年直

  • 正川堡

    北宋置,属德威城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。金废。

  • 长江山

   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长江山“众水皆导源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①西周时国,春秋为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二年 (前615),“秦师夜遁。复侵晋,入瑕”。成公六年 (前585),“晋人谋去故绛,诸大夫皆曰: 必居郇、瑕氏之地,沃饶而近盐,国利君乐

  • 安化县

    ①南齐置,属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。西魏改为新化县。②南齐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柳州市附近地。后废。③西魏置,为淮南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安化县。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