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乐寺

普乐寺

俗称圆顶子。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为布鲁特和哈萨克诸部王公前来热河观瞻而建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俗称圆亭子。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。占地2.4万平方米,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。由于当时西北各民族与清朝中央政府关系日益密切,生活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布鲁特族(柯尔克孜族),不断派代表进京朝觐,因建此寺。建筑布局分前后两部分,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,山门前置旗杆,门内有钟鼓楼、天王殿、宗印殿等建筑。宗印殿后为阇城(坛城),城前门内有乾隆御制《普乐寺碑记》,城有墙三重,最外层四面,正中辟门,墙内有围廊一周。第二层墙上有雉堞,台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个。再上为平台,圆座上筑旭光阁,阁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形制,中置一立体曼陀罗,内供胜乐王佛。阁顶有大型圆形斗八藻井,内有二龙戏珠,制作精美,金碧辉煌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州县

    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师古注:“水中可居者曰州。此地在河之州,随水高下,未尝沦没,故号灵州。”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元初三年(116),“度辽将军

  • 四州山

    ①即今湖南桂阳县北泗洲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常宁县“英头山”条下:“又四州山,在县南六十里。叠峤连云,望见四州,因名。”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,与武关驿对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褒城县:四州山“山高耸。登其顶

  • 灵台县

    ①隋大业初分鹑觚县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陕西卷下:“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。今县有灵台。”二年(606)废。义宁二年(618)复置。唐初属泾州,贞观元年(627

  • 大亚齐国

    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特区一带。一名哥打拉夜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大亚齐国“在锡哩西北,疆域稍大,由红毛浅外海西北行日余即到”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“重迦罗”条译作亚崎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

  • 化平川厅

    清同治十一年(1872)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宁夏泾源县。1913年改为化平县。清同治十年(1871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。1913年改为化平县。

  • 淮阳军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置,属京东东路。治所在下邳县 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、睢宁、宿迁、泗阳、新沂等市县地。金属山东西路,贞祐三年 (1215) 改为邳州。北宋太

  • 大乌爹国

    在今印度拉贾斯坦邦之乌代普尔,或中央邦之乌贾国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大乌爹,国近巴南之地,界西洋之中峰。”

  • 长汀

    即今黑龙江海林市西南长汀镇。为中东铁路海林支线终点站。

  • 黄草关

    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: “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,亦有黄草关。今名……小岩口。”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,九仙山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诸城县 “九仙山” 条: “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

  • 洛清江

   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。柳江支流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柳州府洛容县: “城南有洛清江,至马平县入于柳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一》: 洛清江“在洛容县东南三十里。上源即白石水,自桂林府永福县流入县界,又西南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