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杜甫草堂

杜甫草堂

①亦名浣花草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。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。唐乾元三年(760)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,即诗中所云“万里桥西宅,百花潭北庄”。北宋元丰间,在旧址建祠宇,近梵安寺,成为成都著名的游览胜地。南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8:“四月十九日,成都谓之浣花遨头,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。倾城皆出,锦绣夹道, 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,故盛于他时。”明弘治与清嘉庆年间两次修建,形成今日之格局,占地24万平方米,主要建筑有大廨、诗史堂、工部祠等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五里。唐杜甫寓夔州时之故居。即东屯。杜甫有《自瀼西荆扉且居东屯茅屋》等诗。明正德《夔州府志》卷3:杜甫宅“在府东北。即古之东屯,今草堂也。王十朋有诗”。

③又称杜公祠。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八里凤凰山下飞龙峡口右侧。《元一统志》:杜甫宅“在飞龙峡东”。唐乾元二年(759)杜甫自秦州到同谷(今成县),在飞龙峡口“修茅茨容身”。即此。草堂重建于北宋,明万历四十六年(1618)重修。现存为清代建筑。


别称浣花草堂。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。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。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。北宋元丰年间,知府吕大防始重建茅屋,立祠宇。元、明、清曾改建修葺。明弘治十三年(1500年)及清嘉庆十六年(1811年)的两次修建,奠定了今日草堂规模。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、诗史堂、柴门、工部祠。诗史堂两侧为陈列室,环以回廊与大廨相连,布局紧凑。园林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,梅园楠林,翠竹千竿,溪流小桥交错庭中。现已建成杜甫草堂博物馆。

杜 甫 草 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浅口镇

    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二十里浅口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太和三年 (829),李听自贝州镇魏州,“七月,(何) 进滔出兵击李听; 听不为备,大败,溃走,昼夜兼行,趣浅口”。即此。古镇名。在今河北省馆陶县北。

  • 高眉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兰溪县: 高眉山 “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杰出群峰,石壁凌空,松阴盖地”。②在今四川万源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太平县: 高眉山在 “县南百五十里。山高而长,两

  • 安图土司

    一作多伦尼托克安图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(拉则)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下:“多伦尼托克云者,役属蒙古之名地。七族今并

  • 思诚州

    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思城乡。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太平路。明洪武初改为思城州。②亦作思城州、恩城州。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墟镇南。北宋改为思城州。

  • 砦前塘

    一作砦前圩。即今湖南桂东县南二十里寨前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 卷1桂东县图: 县西南有砦前塘。

  • 大赉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年(1904)以扎赉特旗新垦地置,属黑龙江省将军。治所在莫勒红岗子(今吉林大安市)。1913年降为大赉县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置,治今吉林省大安市。直隶黑龙江省。1913年改县。

  • 西火镇

    清置,属长治县。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移县丞驻此。民国设县佐。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。面积49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火,人口 5880。古名西湖,后因炼铁业

  • 汶阳

    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一带。因在汶水之北,故名。《左传》:僖公元年(前659),“公赐季友汶阳之田”。杜注:“汶阳田,汶水北地。”一说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,西汉置汶阳县。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省泰安市

  • 奔子栏

    即今云南德钦县东南九十四里金沙江西岸奔子栏乡。清设奔子栏千总。藏语 “奔”为美丽,“子” 为沙,“栏” 为堤,意即美丽的沙堤。

  • 失连真河

   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部乌拉盖郭勒的支流色也勒吉郭勒(舍野日机河)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“岁壬戌,帝发兵于兀鲁回、失连真河,伐按赤塔塔儿、察罕塔塔儿二部。”《圣武亲征录》:铁木真“止军于阿兰塞,移辎重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