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杨庄镇

杨庄镇

一名杨家庄。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杨庄镇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中运河口移此,遂成为水陆交通重镇。


(1)在河北省三河市中部偏南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庄,人口890。1953年设南杨庄乡,1958年属城关公社。1961年析置南杨庄公社,1982年更名杨庄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修造、采石、砖瓦等业。三香公路经此。(2)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西部。面积63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庄,人口 3800。据杨氏墓碑记载:明洪武年间杨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,以姓名村杨家庄,1949年后简称杨庄。1951年为莱芜县第十五区,1955年称杨庄区。1958年3月称杨庄乡,同年10月改杨庄公社。1984年为杨庄办事处,1985年改建杨庄镇。嬴汶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,并产高粱、谷子、甘薯等。有机械、低压锅炉、阀门、大麻脱胶、工艺品等厂。辛泰铁路和泰薛、枣徐公路经此。(3)在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6.3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庄,人口 3120。以姓得名。1949年为莒沂县杨庄区。1953年莒沂县撤销,为沂水县第十八区,1955年改称杨庄区。1958年分设杨庄、善疃两乡,后两乡改设公社,同年10月两公社合并为杨庄公社。1963年改设杨庄区,1971年又改设杨庄公社,1984年为杨庄区,1985年建杨庄镇。2000年善疃乡并入。杨庄河、秀珍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、黄烟等。有铁矿及砖瓦、福利炉芯等厂和建筑、运输等企业。泰薛、曹高公路经此。古迹和纪念地有新石器时代杨庄古遗址、杨庄抗日烈士陵园。(4)在河南省宝丰县南部。面积61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老庄村,人口2.4万。因杨姓在此建村较早,故名。1964年建小店公社,1983年改乡,1990年改杨庄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等。有煤矿及水泥预制件、石料、棉纺、耐火材料、玻璃等厂。焦柳铁路、郑南西线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正阳镇

    又名正阳镇。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正阳镇,“《县志》:正阳镇即古颍口,亦谓之西正阳。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,即古颍口。隔淮与寿

  • 风城

    即今湖北天门市。《元和志》卷21竟陵县:“县城本古风城,古之风国,即伏羲,风姓也。南临汊水。”

  • 黄荆港

   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 黄荆港在 “县 (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) 南五十五里。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,北流经县东聂家市,会清江口入大江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、龙泉河东岸

  • 抚黎县

    一作夫犁县。东汉置,属辽东属国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三十里郭家窝堡村。三国魏废。

  • 山东

    古地区名。(1)战国、秦、汉时代,通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,与汉代“关东”含义相同。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孝公元年(前361),“河山以东强国六”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秦汉以

  • 龙坊镇

    即隆坊镇。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四十里隆坊镇。

  • 英烈楼

   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二里英烈村 (原名万感村)。

  • 大姚县

    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姚州。治所在大姚堡(今云南大姚县)。明属姚安府。清属楚雄府。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。1929年的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北部偏西。属楚雄彝族自治州。面积 4146 平方千米。人口

  • 梅川

    即今湖北武穴市北梅川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广济县: 梅川 “源出县北横冈山,流入于武山湖”。

  • 可园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区西部。清咸丰八年(1858)建成。建筑物分西南、东北两组,中隔庭园。主要建筑名可楼,底层大厅名可轩。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,红砖阶,缀以花台、花径、假山、水池,由环碧廊贯串,构成整体。轮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