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梅坪
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连平州:“西有银梅水,源出杨梅坪,即浈水上源。”
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连平州:“西有银梅水,源出杨梅坪,即浈水上源。”
古代中国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道路之一。(1)《三国志》卷3裴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:“从玉门关西出,发都护井,回三陇沙北头,经居卢仓,从沙西井转西北,过龙堆,到故楼兰,转西诣龟兹,至葱岭,为中道。”即从今
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十八里北掌乡。清乾隆《沙河县志》建置志:村庄有北掌。
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南三十八里板山坪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0: 同治二年 (1863) 十二月,“张曜营板山坪,在李青店西南”。
在今云南昆明市,从北往南流入滇池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云南府: 盘龙江 “ 一名滇池河。源自嵩盟州故邵甸县之东山、西山凡九十九泉,合流经府城东,又南入滇池”。古称壸水,又称盘龙河、开化大河、清大河。因
又作胡陵。战国宋邑,后属楚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 春申君上书秦昭王,王攻楚之日,“魏氏将出而攻留、方舆、铚、湖陵、砀、萧、相,故宋必尽”。古邑名。又称胡陵。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。
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五里。因是明朝李英土司坟墓所在地,故名。古代为军事交通要道,素有 “青海门户” 之称。集镇名。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东北部、湟水北岸、享堂峡南口,东临甘肃省。属川口
在今河北泊头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交河县“清河”条下载:“李村河亦自县西二十五里,分洚河支流。有西济桥跨其上,流经县东北四十里李村桥,又东合于清河。”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北(汉魏故城东北)。北魏时又名闻义里。北魏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5:“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,殷之顽民所居处也。高祖名闻义里。迁京之始,朝士住其中,迭相讥刺,竟皆去之。唯有造瓦者止其内,京
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都匀府平浪司:麦冲河在“司东南十里。岸有古寨。下流入于都匀河。(明)正德三年,都匀、清平间叛苗富架重恶龙作乱,官军讨平之。一由杨安、答干、麦冲进,一由清平、索驴
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