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松山

松山

①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里松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清苑县: 松山,“其山多松”。因名。

②又作大松山。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。以山上有古松盘曲,故名。北宋天禧四年 (1020),契丹主隆绪如鸳鸯泺,遂猎于松山。又明代永乐中北征,亦尝驻跸于此。

③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界、河北围场县东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中京大定府有松山。同书 《游幸表》: 开泰九年 (1020) 八月,“猎于辽河之源”; 九月,“猎于松山”。清乾隆 《热河志》 卷66: 纳喇苏台山 “汉名松山,在平泉州属喀喇沁右翼旗西八十里”,即辽中京大定府松山。今围场县东境有大松树沟村,松山应在其近处。

④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松山乡境。明 《辽东志》卷1: 松山在 “ (锦州) 城南二十五里”。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中左千户所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 松山 “在锦县 (今锦州市) 南十八里。山之西即旧松山所城”。明末,此为重要战场。崇祯年间,总督洪承畴守松山,为后金兵围攻,城破投降。

⑤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霞浦县: 松山 “下有松山港。昔时风涛险恶,岁患溺舟,后流沙渐合,有径可行。正统九年,徙置烽火寨于山下。其对峙者曰后崎山。山全体皆石,巨细磊砢,争奇竞秀”。

⑥即今台湾省台北市东松山区。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猫里钖口社,清嘉庆二十年 (1815) 改为钖口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松山。

⑦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分岭山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析泉水 “出析泉县北松山”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4称:“松山今曰分流山,在马耳山西。”

⑧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北,接天祝藏族自治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一》: 松山 “在皋兰县北二百余里,接凉州府平番县界。有大、小二山。一名密哈山。番人谓肉密哈,言此山多禽兽可资肉食也。明永乐中,驱番部于河外,松山为内地。成化初,博啰入据河套,松山遂为所有。万历初,克酬卓哩克图等盘据松山,兰境每被荼毒。庄、凉遂成一线。后兵备张栋等分路堵剿,再大破之。自是遁迹沙漠,松山复为内地”。明、清于此置松山堡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又称大松山。在今河北省赤城县西南。因山有松盘曲,故名。北宋天禧四年(1020年),契丹主隆绪如鸳鸯泺,遂猎于松山,即此。(2)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。西侧有松山堡,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置广宁中左千户所于此。崇祯十五年(1642年)清军克松山,俘洪承畴等。(3)在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北。明成化初为鞑靼侵占。万历初又归明有。明清时期于其地置松山堡。(2)村名。在福建省霞浦县东部、福宁湾西北侧。属州洋乡。人口 3350。以有山形似覆舟名覆舟山、船山,衍为今名。有造船、冷冻等厂。海产梭子蟹闻名。为福宁湾重要港口之一。有公路接沙闾公路。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参将黎鹏举在此抗倭大捷。(3)即“东望洋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良峰山

   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诏安县:良峰山在“县西一里,耸拔奇秀,县之主山也”。

  • 苦岭关

    在今安徽广德县南七十里,接浙江安吉县界。《宋史· 岳飞传》: 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,“诏讨戚方,飞以三千人营于苦岭。方遁,俄益兵来,飞自领兵千人,战数十合,皆捷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德州: “

  • 扫邻城

    又称迦坚茶寒殿。蒙古太宗九年(1237)建,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西侧查干湖西南古城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九年春,猎于揭揭察哈之泽。“夏四月,筑扫邻城,作迦坚茶寒殿”。同书《地理志》:太宗九年,

  • 回风岭

   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崖州:回风岭“在崖州(治今崖城镇)东一百二十里。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”。

  • 禄康插木

    即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之龙王潭。藏语意为寨后龙宫。相传是古代建布达拉宫时挖土方所致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禄康插木 “在布达拉后有一池,约四里,中建八角琉璃亭,又名水阁凉亭”。园中碑亭内还分别

  • 王郎城

    在今河北邯郸市人民路西北、建设大街东南,原王郎村北。据《后汉书·王昌传》载:“王昌一名郎,赵国邯郸人也。……初,王莽篡位,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,莽杀之。郎缘是诈称真子舆……。更始元年十二月,(刘)

  • 庱亭

    即庱亭垒。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五十里,与丹阳市接界处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权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(218),“权将如吴,亲乘马射虎于庱亭”。即此。东晋咸和三年 (328) 苏峻之乱,郗鉴于此筑堡,以

  • 涠洲镇

   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涠洲岛上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遂溪县: “又西南有涠洲巡检司,治海岛中博里村,后迁蚕村。” 清废巡司。原称南湾街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南部涠洲岛上。面积26.6平方千米,人口1.

  • 合隆镇

    即今吉林农安县南合隆镇。旧属长春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大合隆,地据新开、伊通二河之中,昔日修河成功,立此名以镇之。其后有小合隆设立,因此命名为大合隆。”(1)在吉林省农安县南部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

  • 阿尔山

    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阿尔山镇。白阿铁路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