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陵江
即古之松江。今江苏南部及上海市西部的吴淞江。为太湖最大支流。《吴地记》: “松江,一名松陵,又名笠泽。”
即古之松江。今江苏南部及上海市西部的吴淞江。为太湖最大支流。《吴地记》: “松江,一名松陵,又名笠泽。”
清改新市镇置,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北瓮洞镇。“瓮洞” 系侗语音译,意为地形如坛子的地方。
原名延贤堂,又名听讼堂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元嘉三年(426),“车驾临延贤堂听讼”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17: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),改“听讼堂为仪贤堂”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太
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北四十五里。清有把总驻防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北。清时设义宁协把总驻防。
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置,属马营堡。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马营堡: 松树堡 “在马营之西,……堡一望平川,无险可倚。距二边营盘道、梁栅口不过十里。近堡有孤山、双沟、磨天
又作长景门。北宋东京城外城北面东起第一门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元年 (1126),“金人攻通津、景阳等门”。又作长景门。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外城北面东起第一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
又作江达宗、札木达城。即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: “西番 (藏) 语: 佳,即佳囊也; 木,语词。城在佳囊楚旁,因以为名。”
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卷8:火烘坡“古名和弘, 山石高峻,其气燥燠,虽隆冬登之,亦汗出浃背”。元置镇宁州治此。
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南七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博水又东南径谷梁亭南,又东径阳城县,散为泽渚,世谓之为阳城淀也。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,故彼得其名焉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8望都县:“阳城淀,县东南七里。周回三十余
在今新疆乌什县北境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2:乌什西北“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,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,又东曰奇什罕布拉克山,又东曰英阿喇特山,又东曰蒙科素山,又东曰科克巴什山,又东曰伊底克山,又东曰臻丹山
1914年由滇西道改置,属云南省。治腾冲县(今云南腾冲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德钦、中甸、宁蒗、华坪、永仁、大姚、姚安以西,瑞丽、畹町、潞西、龙陵、镇康、耿马、云县、南涧、南华以北地区及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