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。因山为名。西汉属河南郡。北魏太和十七年 (493) 废。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复置,属洛阳郡。寄治洛阳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。北周建德
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府:太阳岭在“府东北五十五里。高峻若与太阳齐,逾岭即浦江县界”。
①唐末置,治所在定平县 (今甘肃宁县南六十里政平乡)。五代周显德五年 (958) 废。②辽置,治所在宜丰县 (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东南、鞍山市以东一带。金皇统三年 (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9: 楞伽山 “一名上方山。在吴山东北,其顶有浮图”。东北为茶磨屿,以其三面临水,故以屿名。俗称磨盘山。
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“黄崖冲在司西南五里。山势险固,其中平广,有据险避苗固。”
又名燕谷、寒谷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“在怀柔县东四十里,跨密云县界。亦名燕谷山。刘向云: 燕有黍谷,地美而寒,不生黍稷。邹衍吹律以温其气,因名曰黍谷。衍庙基犹存。山
即今安徽全椒县南赤镇乡。民国《全椒县志》卷1:赤镇街“距城四十里,湾街长一里,俱市肆。有分运盐局一”。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州府。治所在丹山县 (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丹凤,在河内市之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①在今山西交口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“义泉镇”条下:“州东九十里有张家川镇。”②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治。清乾隆《直隶秦州新志》卷3清水县:“北八十里有张家川城,不详所始。”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。《春秋》: 文公十一年 (前616) 夏,“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”。杜注: “宋地,在陈留襄邑县西。” 《战国策· 齐策二》: “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