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梁孝王墓

梁孝王墓

在今河南永城市北芒砀山南保安山东麓。梁孝王刘武乃刘文帝刘恒之子、景帝刘启之弟。《史记》 有 《梁孝王世家》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 “(砀)山有梁孝王墓。其冢斩山作郭,穿石为藏。行一里到藏中,有数尺水,水有大鲤鱼。山上有梁孝王祠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2亳州永城县: “梁孝王墓在县北五十里,高四丈,周回一里,砀山南岭上。按郭缘生《述征记》 云,梁孝王葬于砀山,凿山作岛,穿石为藏,行一里到藏内。《曹操别传》 云: 引兵入砀,伐梁孝王冢,破棺,收金宝万斤。” 因早年墓被盗,当地亦称 “梁孝王洞”。整个墓室面积约650平方米,高达2米以上,气势壮观,可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相媲美。1982年进行了全面整修,供参观游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川县

    唐开元二十三年(754)割石镜县之南、铜梁县之东地置,属合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6巴川县:“以地在巴川故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巴川郡,乾元初复属合州。元初废入铜梁县。古县名。唐开元

  • 南坑镇

    即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三十里南坑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 15: 萍乡县有南坑。民国 《昭萍志略》 卷1: 南坑市在县南,“距城三十里”。(1)在福建省南靖县南部、船场溪两侧。面积168平方千米。

  • 北崖

    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9达州:北崖“岩壁耸然, 下有平池。春时游人甚盛”。

  • 陈留郡

    ①西汉元狩元年(前122)置,治所在陈留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及尉氏县以东,宁陵县以西,延津、长垣县以南,杞县、睢县以北地。西晋改为陈留国,移治小黄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北)。

  • 古观象台

   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。建于明正统七年(1442)。是一座砖砌的高台建筑。高14米。台上陈列着浑仪、简仪、圭表等仪器,台下有以紫微殿、晷影堂等附属建筑。明清两代天文观测都以此为中心,故亦称

  • 烂泥渡镇

    又称赖义渡镇。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(延安东路外滩对面)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上海县东有 “烂泥渡”。

  • 三都澳

   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三都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在福建省宁德市东南部、三都岛与城澳半岛间。以三都岛得名。面积约40平方千米。为福建省北部东海沿岸的著名港湾。南、北两岸建有客货码头,万吨轮可自由进出。口门外为

  • 战国秦地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原阌乡县城(1960年三门峡水库拦洪后被淹没)。《史记·范睢列传》: “王稽辞魏去,过载范睢入秦,至湖。”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南。《史记·范雎传》:

  • 乌沙堡

    在今河北张北县西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六年(1211)秋七月,“命庶别攻乌沙堡及乌月营,拔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湖陵县

    ①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西汉属山阳郡。王莽时改为湖陆县,东汉初复名湖陵县。《后汉书·刘永传》: 建武三年 (27),盖延破刘永将佼彊、周建等,“彊、建从永走保湖陵”。东汉章帝改为湖陆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