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家畬堤 (隄)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“固本堤” 条下: 梅家畲堤“在府 (治今临江镇) 东十五里。旧有堤,成化以后为洪水所坏,垂修垂圮,民不能田,嘉靖初悉力修筑,始不为患。崇祯十一年复决,寻修塞之。相近有黄家园、郭陀堆、龙潭口等堤,崇祯十二年以后相继崩坏,旋复修治”。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“固本堤” 条下: 梅家畲堤“在府 (治今临江镇) 东十五里。旧有堤,成化以后为洪水所坏,垂修垂圮,民不能田,嘉靖初悉力修筑,始不为患。崇祯十一年复决,寻修塞之。相近有黄家园、郭陀堆、龙潭口等堤,崇祯十二年以后相继崩坏,旋复修治”。
元置,属保宁路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笔山乡境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3) 废。
元置,属南靖县。即今福建南靖县北甘棠。清以后废。元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置,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。
亦作文安县。辽开泰二年(1013)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。金废文安镇。古县名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置,治今辽宁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。属大定府。金废为文安镇。
一名甲子岭。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 卸甲岭 “在石埭县 (广阳镇) 西四十里。相传唐刺史查喦御黄巢,卸甲于此”。
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以在吉水之阳而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庐陵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。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。梁废。③南朝宋改上廉
北宋置,属通远军宁远寨。在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里广吴山下。元丰五年(1082)废。
在今湖南道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广顺三年 (953),“道州盘容洞蛮酋盘崇聚众自称盘容州都统,屡寇郴、道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谓 “盘容洞” 或曰即蒋居山深阻处。
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孝姑镇。清嘉庆《犍为县志》卷2:么姑场在“县南四十里。通宜宾”。
1929年改佛山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佛山镇(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佛山县:“佛山镇有观音山,故名。”次年,移治朝阳镇(今嘉荫县)。1955年,因与广东佛山市重名,
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北。明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