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正蓝旗

正蓝旗

1949年改察哈尔左翼正蓝旗置,属内蒙古察哈尔盟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那日图乡(后改名黄旗大营子)。1958年划归锡林郭勒盟。1966年改上都河浩特。1979年迁敦达浩特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。属锡林郭勒盟。面积 9963 平方千米。人口 7.8 万。有蒙古、汉、回、满、达斡尔、鄂伦春、鄂温克等民族,其中蒙古族占35%。辖1镇、3乡、13苏木。旗人民政府驻敦达浩特镇。“正蓝旗”系清朝蒙古八旗兵旗名之一,因旗帜颜色纯蓝色而得名。金置桓州,为西北路招讨司治。蒙古中统元年(1260年)置开平府,四年加号上都。明初置开平卫,后废。明正德五年(1510年)属北元永谢布万户地,为喀喇沁部所据。清顺治年间设上都牧厂,隶御马监(后改为上驷院),故又称御马厂。康熙十四年(1675年)沿用八旗制编察哈尔部为游牧八旗(鄂托克),后改为牧群(苏鲁克),置正蓝旗。雍正十年(1732年)置多伦诺尔厅,辖察哈尔左翼、正蓝等四旗;十二年改属独石口厅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改属察哈尔都统。1914年置察哈尔特别行政区,随属。1928年特别行政区改为察哈尔省,属省。1934年废省置察哈尔盟,属盟。1936年废正蓝旗,析西部置明安旗,析南部置太仆寺右翼旗。1949年两旗合并为明太联合旗,治那日图,属察哈尔盟。1956年撤销明太联合旗,复置正蓝旗,治黄旗大营子。1958年撤销察哈尔盟,改属锡林郭勒盟。1966年迁治上都河浩特,1979年迁敦达浩特镇。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漠南缘,闪电河流经旗境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经济以畜牧业为主,产牛、马、绵羊、山羊等。有细毛羊、草原红牛、扎格斯台牛等良种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荞麦、胡麻、油菜籽、马铃薯等。土特产有蘑菇、杏仁等。矿产有萤石、石灰石、碱、石油等。工业有乳品、牧机修配、食品加工、皮毛、木器、地毯、蒙古包等厂。集通铁路、207国道、集多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原上都遗址、金界壕、金桓州城遗址、黑城子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平陵

    东晋穆帝司马聃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幕府山南麓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二》 引张敦颐《六朝事迹》:晋穆帝永平陵“在幕府山之阳”。

  • 大寺

    巴利文Mahavihara (摩诃毘诃罗)之意译。为今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寺院。相传公元前3世纪顷,印度阿育王派王子摩哂陀等到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传播上座部佛教,天爱帝须王因此在都城阿罗陀

  • 柘洋

    即今福建柘荣县。元末有袁天禄兄弟占据,称泰安社,元授以江西行省参政。明初纳款。正统六年 (1441) 置柘洋巡司,属霞浦县。1938年设柘洋特种区。

  • 阁鸦洞

    俗名牛鼻子洞。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。清康熙 《贵州通志》 卷6: “悬崖绝壁,下临阁鸦江。舟行洞中,深广不可测。登降以梯乃得上。昔蛮人尝保此以为障蔽。《滇记》: 由阁鸦至大定,洞凡三十有四,而阁鸦最险。

  • 顺庆路

    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升顺庆府置,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。治所在南充县 (今四川南充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、西充以南,至广安、邻水地区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为顺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
  • 皇后城

   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六十二里皇后村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 鲁阳关水 “历雉衡山西南,径皇后城西。建武元年,世祖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,俊发兵三余百人宿卫皇后归京师。盖税舍所在,故城得其名矣”。

  • 湖东港

   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湖东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陆丰县图: “西南过海甲汛,湖东汛,屈西北过湖东港。”

  • 沪涧

    亦作扈涧。在今河南郏县西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)九月,“神策将刘德信、宣武将唐汉臣与淮宁将李克诚战,败于沪涧”。沪,又作扈。在今河南省郏县西。源出沪阳山,南流入汝河。唐建中四年(78

  • 狮树街镇

    即今江苏高淳县西狮树乡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高淳县西有 “狮树街镇”。

  • 西炉

    清代称四川打箭炉(今四川康定县)以西至雅砻江、金沙江一带地方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首《圣祖仁皇帝御制泸定桥碑记》云:“自明末蜀寇乱,番人窃踞西炉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