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阳县

武阳县

①战国末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五里双河乡平获村与五一村交界处。西汉太初四年 (前101) 为犍为郡治。《后汉书· 岑彭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,“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,径拔武阳”。即此。南朝梁改为犍为县。

②南朝宋改南武阳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平邑县。北魏属东泰山郡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改颛臾县。

③北魏置,为襄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西南。北齐为文城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吴房县。

④北魏改东武阳县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齐废。北周复置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 废。天祐三年 (906) 改朝城县复置,属魏州。五代唐仍改朝城县。

⑤北周保定三年 (563) 置,为沉犀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岷江东岸。隋开皇三年(583) 改为犍为县。

⑥隋开皇初改内陶县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。十年 (590) 改名陇西县。

⑦唐龙朔二年 (662) 于废临牂县置,属融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武阳附近。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废。

⑧唐天授二年 (691) 改鄣县置,属渭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。神龙初复名鄣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以武阳邑置,治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北江口镇。西汉属犍为郡,东汉为犍为郡治。南朝梁改为犍为县。(2)南朝宋改南武阳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。属东泰山郡。北周属琅邪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颛臾县。(3)北魏改东武阳县置,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。属阳平郡。北齐废。北周复置。隋属武阳郡。唐初属魏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废入临黄、莘县二县。天祐三年(906年)改朝城县复置武阳县,五代唐复名朝城县。(4)北周置,治今四川省犍为县。为沈犀郡治。隋开皇三年改犍为县。(5)隋开皇初改桓道县置,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。属陇西郡。十年改陇西县。(6)唐龙朔二年(66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北武阳。属融州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废入融水县,为武阳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鼠场汛

    清置,属归化厅。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百十里。清有外委驻守。

  • 南坊前镇

    又名南方泉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南三十里南泉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无锡县图: 南有坊前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南有 “南坊前镇”。

  • 永平馆

    在今北京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永平馆在“府南十里,一名碣石馆,辽时朝士宴集处”。

  • 白渡桥镇

    北宋置,属历阳县。即今安徽和县南四十里白桥镇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和县南白桥。宋置。

  • 苗沙山

    在今贵州榕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: 苗沙山 “在司治西。容江之水出焉。亦曰苗沙洞”。

  • 移米河

    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之伊敏河。为海拉尔河支流。《金史·宗浩传》 载,金军于忒里葛山击走山只昆所部后,进至呼遏水 (今辉河),山只昆部长等降,因言“所部迪列土近在移米河,不肯偕降,乞讨之”。即此。即

  • 旧州城

    ①即今湖北新洲县治。唐为黄州及黄冈治所。中和五年(885),州县徙治邾城南(今黄州市)后,遂改称旧州城。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旧州坝。唐、宋时为戎州治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宜宾县:僰道城“武宗会昌中大水,

  • 北楼口堡

   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四十五里北楼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繁峙县:北楼口堡“堡城正德九年筑,嘉靖二十三年、万历五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,备兵使者驻焉,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。东起平刑界石窑庵,西抵广武界东津口, 皆

  • 高岭山

   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高岭村。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陶埏》 中记述出糯米土的高梁山,即指此山。公元1712年法国神甫昂特雷柯尔向国外介绍过这里制造瓷器的原料,从此,高岭闻名世界。这里是景德镇著名的瓷用原料

  • 冲虚观

   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五十里罗浮山东麓。初称都虚,建于东晋咸和年间,是葛洪所建四庵中的南庵,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之所。东晋义熙初置葛洪祠。唐天宝中扩建为观。北宋元祐二年(1087)哲宗赐“冲虚观”额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