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家岭镇
即今河北三河市东二十里段甲岭镇,为遵化、玉田等县入京要道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三河县图: 东有段家岭镇。
即今河北三河市东二十里段甲岭镇,为遵化、玉田等县入京要道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三河县图: 东有段家岭镇。
在今广东番禺市北市头村。民国《番禺县续志》卷5:墟市有“市头墟”。
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榆科乡。清 《畿辅舆地全图》 深州: 榆科镇在 “州东二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深州市中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榆科,人口1470。汉代建村,古时此处地势低洼,且多
即今湖南湘潭县西三十九里云湖桥镇。清乾隆《湘潭县志》卷5有云湖桥店。
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 载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丙倩为高宛侯。即此。东汉作“高菀县”,属乐安国。三国魏属乐安郡,作 “高苑县”。西晋属乐安国
①又名清华镇。唐置,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。开元间曾为婺源县治。天祐中婺源县徙治弦高镇 (今婺源县),此地为清化镇。②北宋置,属光泽县。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六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邵武军光泽县有清化
即今贵州天柱县东鸬鹚。清于此置清江镇。
北宋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甘肃静宁县东南。
即今陕西志丹县西 一百里金汤城。宋初置金汤砦,元丰五年 (1082) 鄜延将曲珍败西夏于金汤,即此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保安军: 金汤城 “元符二年进筑”。为戍守要地。旧名汤寨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
清顺治七年(1650)改玉林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。雍正三年(1725)改置右玉县。清顺治七年(1650年)省玉林卫入大同右卫,改名右玉卫。治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。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静乐县西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晋惠公未立时,谓公子絷曰:“中大夫里克与我矣,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”。西汉初为汾阳国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静乐县西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晋惠公未立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