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定河

永定河

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在今河北省西北部。上游桑干河源出自山西省北部管涔山,东北流至河北怀来县境称永定河,东南流经北京市西部,至天津市入海河。即古㶟水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永定河“以河流无定,皆由上流淤塞,南趋保定,与诸水会合,势不能容, 自致泛溢。康熙三十七年特命抚臣于成龙等疏浚,起良乡之张家庄,至东安之郎城河,重开一道,迁流于东,由固安、永清之北,引流直出柳岔口、三角淀,达于西沽,筑长堤捍之,赐名永定河”。


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古名治水、㶟水、卢沟河。元、明以后因河水浑浊,又称浑河。在河北省西北部。上游桑干河源出山西省北部管涔山,东北流到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洋河后,入官厅水库,东南经北京市西部及河北省��州、国安、永清、廊坊等市县,到天津市入海河。长681千米,流域面积5.08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64.3米3/秒。主要支流有洋河、妫水河、清水河、天堂河等。上游流经黄土高原,含沙量仅次于黄河,故有浑河、小黄河之称。下游淤浅,河道迁徙无定,又有无定河之称。清康熙年间筑永定大堤以固河槽后改名永定河。但洪水仍经常决堤成灾。建国后在官厅峡建水库(官厅水库),并建三家店拦河闸、永定河引水渠,以拦蓄洪水,并供灌溉、发电。1970年在下游另辟永定新河,到天津市北塘附近入渤海,以分泄汛期洪水。为全国重点防洪河道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江关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,旧江东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县 “龙江关” 条下: 新江关 “明初置江东巡司,兼置驿于此,亦曰新江口,江防治中驻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二》: 龙江关 “即西新关,在江宁县西

  • 玄钟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镇海卫。治所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南玄钟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)废。地当东溪入海处,与西岸林洋相对,为诏安门户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诏安县东南玄钟。属镇海

  • 柔刚山

   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安居县: “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。”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居县: “旧治柔刚山。” 柔刚县以此为名。

  • 太原县

    ①东晋义熙中侨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升城(今山东长清县东北)。南朝宋为太原郡治。北魏为东太原郡治。北齐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汝南、太原郡。治所当在今安徽阜南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③隋开皇十年(590)改晋阳县置

  • 小花石

    即今湖南株洲县(渌口镇)南五十里王十万乡驻地。唐于此置花石戍。

  • 台儿庄

    亦作台庄。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台儿庄镇。清时有兖州参将驻此,以卫漕渠。1938年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此,大获全胜。史称台儿庄大战。区片名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东南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属运河街道办事处。人

  • 李村场

    即今四川沐川县西北武圣乡(民建乡)。清乾隆《屏山县志》卷1:“县西北三百里有李村场。”产铁,清乾隆间曾设炉开采。

  • 西右翼后旗

    俗称巴隆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西右翼后旗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

  • 葛卢县

    东汉置,属东莱郡。当在今山东东部。后废。

  • 塔八辛

    即今伊朗克尔曼东北塔巴辛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塔八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