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寿县

永寿县

①三国蜀置,属永昌郡。治所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。西晋元康末(299)为永昌郡治。南齐属永昌郡。梁末废。

②北周大象元年(579)改广寿县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北五里永寿村。隋开皇三年(583)省入新平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置,属邠州。治所在麻亭(今县西北永平镇)。四年(621)迁义丰塠(今县西北故县村)。贞观二年(628)移治永寿坊。兴元元年(784)又移于顺义店(今永寿县西北五里永寿村)。元属乾州, 至元十五年(1278)迁治麻亭(今永平镇)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30年移治监军镇(今永寿县城)。


(1)古县名。三国蜀汉置,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。属永昌郡。东晋为永昌郡治。南朝梁废。(2)今县名。在陕西省中部、泾河流域。属咸阳市。面积889平方千米。人口18.5万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监军镇。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年),于今县北境广寿原置广寿县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改名永寿县,属新平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永寿入新平县;十七年在县南设上宜县,在今县西南好畤河镇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析新平地于麻亭(今旧县城)复置永寿县,属豳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省上宜入岐阳县;二十一年移好畤县于废上宜县(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),属雍州。北宋政和八年(1118年)并属醴州。金代好畤县属乾州,永寿县属邠州。蒙古至元五年(1268年)废好畤县入奉天县,划永寿县属乾州。明、清因之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30年县治由麻亭迁监军镇。1949年属邠县分区,1950年属宝鸡专区,1956年直属省。1958年撤销永寿县并入乾县,1961年复置,属咸阳专区。1968年属咸阳地区,1983年属咸阳市。地处关中盆地和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的西北部。泾河沿东北界东南流,三岔河、漠西河源于县北,南流入乾县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、烤烟。特产露仁核桃。为省黄芪、板蓝根主要产区。矿产有煤等。有煤矿及水电、农机修造、水泥、制药、造纸、食品等厂。西兰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武陵寺砖塔、娄敬墓、陆贾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清关

    元置,在今浙江诸暨市西紫云乡寨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诸暨县:长清关在“县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胡镇村

    即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湖镇乡。明洪武四年(1371) 于此置善政巡司。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湖镇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于此置善政巡检司。

  • 禁坑 (阬)

    一名禁峪。又名禁沟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,北去旧潼关十里。黄巢由此入潼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明元年 (880),黄巢前锋军抵关下,齐克让走入关。“关左有谷,平日禁人往来,以榷征税,谓之 ‘禁阬’”。

  • 仙台峒

    在今广西平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平南县:仙台峒在“县北百余里。其相近有花相、白竹、古陶、罗凤等峒,回环相属,皆断藤贼连结煽乱处也。嘉靖七年,王守仁剿仙台,仙台、花相诸贼皆平之。即此”。

  • 大和堡

    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北大河塔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麟州:大和堡“地名麻乜娘,元符二年进筑”。

  • 兰水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南靖县界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)废入龙溪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福建省南靖县境。属南安郡。隋属泉州。开皇十二年(592年)废入龙溪县。

  • 㚋金堡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飞越岭南。 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元年 (915),“黎、雅蛮酋刘昌嗣、郝玄鉴、 杨师泰, 虽内属于唐, 受爵赏, 号㚋金堡三王,而潜通南诏,为之响导; 镇蜀者多文

  • 那曲卡

    一作喀喇乌苏。即今西藏那曲县。见“那曲县”。

  • 落漠城

    一名萝藦亭、萝摩亭。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3太谷县: “萝藦亭,俗名落漠城,在县西北十九里。”

  • 九龙溪

    ①即今福建漳平市南九龙江北溪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平县:九龙溪在“县治南。自龙岩县雁石岭东流,亦曰雁云溪。又东历县境,萦绕县南,汇诸川水为深潭大湍,亦曰漳平上溪。下流入龙溪县界,经华峰岭,水石巉险,